首页> 拾味中国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相约“兰花之夜” 桥通四海美名扬

作者:张艳娥 沈阳燕 马秋菊 张美焕责编:君君时间:2023-09-07

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桥这一美学符号,被蒙自人移植到了一道美食——蒙自过桥米线里,由此成就了蒙自“中国过桥米线之乡”的美誉。随着时光的跌宕,蒙自过桥米线这座“桥”,如今已延展出更多的寓意。

乡愁浓酽之“桥”

过桥米线是蒙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记,更是蒙自人关于家与故乡的情怀和记忆载体。

长时间在外求学的学子,常年在外工作的蒙自人,每每回乡,必定先去“甩”一碗热气腾腾、暖心暖胃的过桥米线;也有在蒙自定居的外乡人,因为恋上一个人,恋上过桥米线而选择留在蒙自。“定居蒙自十多年了,妻子是云南人,我便爱上了这里的山水和饮食,特别是蒙自的过桥米线,每天不吃,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在蒙自定居十多年的四川小伙周正说到。如今他的家庭和事业都在蒙自,这里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过桥米线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丽珠,二十年来每天坚持凌晨两点半起来熬汤,对她来说,蒙自过桥米线,不仅是对父辈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份情怀的坚守。现年68岁的她,已经收授了近200名弟子。除此之外,王丽珠还到全国各地讲学,把米线的技艺和精神传扬到了全国各地。对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她表示:“过桥米线于我而言,不只是一份美食,更是一种情怀,对家乡的情怀。”

文化交融之“桥”

从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蒙自碧色寨以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繁华一时。便利的交通,稠密的人口,各国商人云集,造就了碧色寨繁荣的餐饮市场,蒙自过桥米线亦凭借着“众口可调”“丰俭由人”的搭配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味道,搭建起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联通之“桥”。

郭沫若先生称蒙自过桥米线为“云南食品中的瑰丽山茶”;在汪曾祺先生笔下,蒙自过桥米线是“食品中的尤物”;在西南联大师生的回忆录里,蒙自过桥米线是战乱年代带给联大师生温暖的美食。文人墨客品尝米线,书写米线,使米线具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意味。

“蒙自过桥米线传说里的桥,是极具传统文化内涵和诗意美感的。若细品,又会衍生出更多意味来。桥让人想到坎坷,人们遇到了沟和坎,就要架桥而过,这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蒙自文化研究者王必昆先生说到。

时至如今,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自过桥米线,其文化属性更体现在诗书画乐的相互交融方面,书籍《金汤银线》、舞剧《乡愁•桥之情》、歌曲《米线姑娘》等各类艺术形式,都是蒙自过桥米线从物质财富过渡到精神财富的体现。

民族团结之“桥”

“米线长长情更长,碗大汤宽心更宽。”这句流传甚广的蒙自过桥米线民间谚语,质朴中见醇厚,道出蒙自过桥米线里“桥”的内涵,折射出蒙自“崇文尚德,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蒙自市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多年来,民族团结共建共享这一碗过桥米线。从传统的菊花过桥米线,到不断推陈出新的哈尼族莲花过桥米线,彝族经营的羊肉过桥米线等。

但凡有朋自远方来,蒙自人必是呼朋引伴,穿街过巷,尝遍各种口味的过桥米线,宾客之欢,尽在其中。

“对于蒙自人来说,这座桥,是各民族的一座连心桥。蒙自人民通过这座桥,向世界展示的是舌尖上的文化,以及一代代不同民族的‘米线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一种生活叫云南,有一种美好在蒙自!”蒙自过桥米线协会会长刘雯琦,每谈起过桥米线,必是满怀热情。

桥,能跨越山海,联接彼此,蒙自过桥米线,正是一“桥”通四海,一碗美名扬。

2023年9月7日至9月8日,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暨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蒙自市将于9月7日承办“兰花之夜·桥宴”晚宴。蒙自过桥米线,将在这场盛宴中闪亮登场。

兰花奖是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搭建起和平友谊之桥、交流互鉴之桥、民心相通之桥,“蒙自过桥米线”因桥得名,为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共同打造蒙自“桥宴”文化品牌,以“桥”为媒、喻“桥”之意,搭建联通中外文化文明之桥。(张艳娥、沈阳燕、马秋菊、张美焕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