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追求足球净土的文青校长

作者:陈维松 时间:2020-12-21

“一群傻小子,一个老疯子;一段了不去的情,一生追不完的梦。”这是2016年元旦黑龙江齐齐哈尔铁锋区扎龙中心学校校长李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全,是个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笔下的一群傻小子,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们;那个老疯子,则是他自己。

李全自幼酷爱足球,从高中到大学是校足球队和中文系足球队队员,上班后还加入了齐齐哈尔的一支业余足球俱乐部。

2004年李全来到扎龙中心学校任教时,见识了这里的彪悍民风。学校所在的扎龙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匪窝,村民至今多为匪窝后裔,经常发生群殴,很多村民进过监狱。

作为特殊村落的特殊学校,扎龙中心学校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爱和陪伴,很多孩子埋下了自卑的种子,逃课辍学是常事。

2007年,时任校长因故离职。区教育局通知30多所学校副职参与竞聘,结果没人报名。因为当地人都知道,学校太破、人太难管。

最终,教育局长来学校开现场会,希望能从本校推选出一名校长。结果李全被全校教师推选,成为唯一一位民选校长,一直做到今天。

接手校长职位的李全,时年27岁。大任当前,考验接踵而至。2008年的汶川地震,将学校陈旧的校舍直接震成了危房,课堂不得不搬进了养鸡户的鸡窝,随后搬进了旧校舍前临时搭建的两排板房。

李全还记得第一天去鸡窝教室上课时,地上的鸡粪有三厘米厚。他带着老师,一铁锹一铁锨地刮起运走。冬天室内用炉子取暖,鸡粪味又会重新冒出来。“开窗很冷,关窗又熏得人不敢吸气儿。”

因为板房教室的取暖问题,李全曾被学生指着鼻子骂。从此他形成了每天第一个到校的习惯,6点到校生炉子,保证7点到校的孩子们走进暖和的教室。

今天的扎龙中心学校是一所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一所乡村小学和中学合并而成,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中小学都开设满语课的学校。

学校的合并始于2009年,李全建立校足球队也是这一年。“面对大量有辍学倾向的学生,我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通过足球把孩子们留在校园里。”

那时候,李全经常去网吧门口堵学生,堵一个算一个,堵住就拉回学校。“我跟孩子们说的是,回去陪我踢球去。”最终,不同年级的二三十个几乎成为小混混的辍学边缘孩子,组成了一支足球队。

最开始学校没有足球场,甚至没有足球。校园里只有一片废弃的花坛和篮球场,晴天一身泥,摔跤一腿血。没有足球的他们,最开始踢的是篮球。

从学校边上捡的一个黑色的篮球,四个板凳充当的球门,一块泥地……“没有技术,没有战术,我们开始踢的就是纯野球。”

当孩子们开始厌烦踢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野球后,李全上网找各种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资料,自学后再教孩子们。后来他发现有些动作自己学不好,就让孩子们直接看,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学得比他又快又好。

李全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们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团结。平时他们脸上很少有笑容,在训练场上却常能听见笑声。我发现孩子们在慢慢改变,不打架、不去网吧,他们都留在了足球场上。”

校园足球运动和满语教学,是扎龙中心学校的两大特色。海东青是满族的图腾,也是学校的足球队队名。

从2012年起,海东青队开始参加齐齐哈尔的校园足球赛。当年拿下小学组冠军的海东青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几年下来,球队获得一个全国第三、两个全国八强、一个东北地区冠军、十四个黑龙江省冠军的成绩,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中小学和男女组都获得冠军的球队,实现了黑龙江省校园足球的大满贯。

欣喜之中有代价。李全说:“90%的孩子生活在不健全或者名存实亡的家庭,生活费都困难,更别说出去参加比赛的交通、服装、食宿等费用。这些都是我一个人垫付。”

校队开支一年至少需要花费十万元,最费的是球鞋。为了球队参赛,多年下来李全欠下了六七十万元的外债。“也是因为这事儿,当年前妻跟我离了婚。”

2016年,因为校园足球成绩的有目共睹,在鸡舍和板房里熬过八年的扎龙中心学校终迎喜讯。黑龙江省教育厅拨付2600万薄弱学校改善资金给扎龙中心学校,重新规划土地用于建设新校舍。

2018年11月,4000平方米的主教学楼,2060平方米的食堂和宿舍楼,1380平方米的艺体楼及7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十一人制足球场均投入使用。

“以前几年也上不了一个高中,现在学校里练足球的孩子一年有十几个保送高中。我们出去的孩子,高中毕业前都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李全说,足球特长生的政策给了这些孩子出路。

2020年,从扎龙中心学校保送到中学的七个踢球的孩子中有六个考上了大学。李全说:“我只想给他们一片真正属于足球的净土。希望他们都能去上大学,走职业球员的道路其实不适合他们。”

李全说,当了13年校长,好学生对自己没太多感情,因为自己不用下功夫花精力去教育他们。“我对问题少年们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所以他们更喜欢我。他们进步最大,我的成就感也最大。”

“在我们学校,最脏最累的苦活都是足球队的孩子们干,最有礼貌最懂事的也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不抽烟、不自私、无恶心,做人做事必须有底线。”李全说。

因为是校长,每年学校除夕夜的值宿都是李全。这一天,学校出去的所有踢足球的孩子都会聚到学校,跟他一起踢球到凌晨,迎接新年。

在李全看来,没有什么教育可以比体育教育更直接、更牢固地塑造或改造一个孩子的灵魂。“我要让孩子们在运动过程中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创造未来的新生活。”

深耕足球教育多年的李全获得了不少社会荣誉。黑龙江省优秀教练员、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和蔡崇信公益基金会“以体树人”杰出校长候选人……

为更好地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出10名优秀的“体育校长”代表,为他们提供总计50万元的支持。其中,10万元资助给个人、10万元用于交流培训、30万元作为体育教育基金用于所在学校,助力入选校长持续提升领导力和影响力。目前,第二届评选正在进行中。

“荒凉里铭刻着奢华的记忆,沉寂中流淌着往昔的喧嚣。曾经用汗水和泪水搅拌出所谓的希望,只为能逃离眼前的质朴和平凡。如今静静地伫立在你的面前,才发现这里永远都是梦的源泉。”

几天前回到学校旧址板房里的李全,意外地看到一块黑板上2017年初三毕业班学生们的签名。那是在板房里上课的最后一届毕业生。感慨万千的李全,在朋友圈里写下了上面一段话。(文/摄 陈维松 中国故事工作室出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