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全国人大代表 苏伯民|为敦煌壁画“开药方”的人

作者:佚名时间:2019-09-03

1986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组织,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中国首批世界遗产。次年,负责保护莫高窟的文博单位——敦煌研究院,与国外文物保护机构达成合作,急需一批有自然科学及理工背景的中国学生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壁画保护的研究中。

“这项工作我之前从未听说过,也比较有意思。”得知招聘信息后,化学系毕业生苏伯民成了被“未知”吸引到研究院的青年才俊之一。

1992年,年轻的苏伯民告别了原单位,离开了他生活工作了28年的兰州。一路上,人烟越来越稀,砂砾越来越多;家乡越来越远,未知越来越近。经过了31个小时的跋涉,他到达了此行目的地:敦煌研究院。第二天,苏伯民被前辈领进断崖上的洞窟参观,一下就被震撼到了——这里与洞外大漠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全是精美绝伦的壁画!

“莫高窟是世界遗产,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在壁画保护工作中派上用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刚刚起步,未来大有可为;和一群知名艺术家、考古学家以及不同背景的前辈们一同工作,既是挑战又有吸引力......”原本只想来莫高窟看一看就回兰州的苏伯民决定留下来工作,一留就是27年。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苏伯民

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苏伯民最初的工作是在实验室分析敦煌壁画的颜料成分。后来,又参与到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的合作研究中。27年来,苏伯民主持和参与了十余项壁画研究项目和壁画保护工程,收获了大量国际通行的文物保护研究方法和综合研究技术。

苏伯民告诉记者,说起感情最深的洞窟,还要数85窟。20世纪90年代,时任院长樊锦诗和副院长李最雄提出,敦煌壁画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空鼓、酥碱和起甲的病症。85窟的壁画存在以上病害,过去曾被修复,但多年后再次出现。1997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展第二期中美合作,确定在85窟开展合作保护项目的工作,开创性地研究出了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壁画保护的技术难题。在研究过程中,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还跟国家文物局达成协议,探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而85窟就是验证这份准则是否科学的最佳案例。85窟项目形成的文物保护程序,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在理念和方法上的不断进步。

显微镜下,长度仅有一毫米的敦煌壁画颜料样本

莫高窟保存下来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加上北区243个没有壁画的洞窟,总共是735个洞窟。有些游客不理解为什么洞窟的参观不仅限制人数,还限制洞窟的开放数量,甚至雨天、沙尘等天气时洞窟会停止对外开放。苏伯民表示,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的第一步是保持洞窟温度、湿度的稳定。通过长期对莫高窟外部环境、文物本体、游客量等三方面监测,发现空气环境的变动和游客的参观对壁画等都有一定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对洞窟微环境影响很大,游客参观时带来的灰尘、湿气都会增加壁画劣化的风险,且发生的病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出于保护文物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为了能让更多人欣赏到美仑绝幻的壁画,需要落实限制的措施,希望大家理解。

还有一些游客甚至科学家都问过苏伯民一个同样的问题——那一块壁画没了,为啥你们不给重新画上?“这说明大家对文物的价值理解的不是太透彻,保护文物就是要保存文物的历史信息。”

保护文物是文化传承的最基础工作,实物存在,文化才能传承下去。在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对文物的价值进行发掘研究。那么文物都具有哪些价值呢?苏伯民认为,文物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从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出发,结合人文、科学的研究,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传承的故事。

026窟里,苏伯民和同事樊再轩比对壁画残损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工作呢?苏伯民把文物保护工作分成了两类,从事第一类的人叫“文物保护科学家”,专门负责做前期研究,通过科技手段认识文物的构成、材料,研究文物得以长时间保存的机理,研究文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应该用何种方式、何种材料、何种方法让文物获得更长久的保存。当把以上问题研究清楚之后,文物保护科学家把理论、方法、材料提供给从事第二类工作的人,即“文物保护修复人才”。

现阶段,我国在高级修复人才上有大量缺口。对此,苏伯民建议,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才培养也要分成这两个方向,在培养修复人才时,要在国家层面对他们的专业技能予以承认,例如设置职业技术等级考试,有“一级修复师”“二级修复师”之分等,让高级修复人才在供职单位中有相应的晋升通道,获得相应的待遇。

阿弥陀经变之说法会(莫高窟第220窟南壁)

“文物研究,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回答人文科学的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苏伯民表示会继续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增设文物保护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予以持续支持。同时,他还建议以他所在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成立国家级别的研究中心,开展文物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转化成能够应用的文物保护的相关技术,以达到提升国家文物保护整体水平的目的。

1981年,苏伯民考入大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那一代学子中广为流传。苏伯民认为,这句话里包含的理想是“走遍天下”。他的“天下”就是来到莫高窟以后做事业,就是要在文物保护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时间越长,越能了解到文物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自己是又是从事文保工作的一员,更应该在保护文化遗产上奉献力量。

85窟中,苏伯民讲解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

近些年,一到暑假,莫高窟里总能看见成群结队参观的中学生、大学生。招聘季时,敦煌研究院收到来自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简历越来越多。苏伯民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目光聚焦在了这片沙漠中的文化瑰宝上。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莫高窟由抢救性保护阶段进入了预防性保护阶段。工作程序及科研技术不仅介绍给全国其他重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工程,还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免费分享和应用。2019年春节前,苏伯民赴英国参与了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牛津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英合作保护文化遗产论坛”,现场见证了敦煌研究院与牛津大学合作(二期)备忘录的签署。两会前,苏伯民又赴日本,进行壁画保护研究成果及管理方法的分享。

2019年3月5日,苏伯民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之前,外国专家带着科研团队走进莫高窟。现在,以苏伯民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带着莫高窟的故事走出中国。“保护遗产是公民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每件文物中都有文化基因,我们这代人一定会尽力把文化基因传承下去”,苏伯民说。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