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奶茶杯里的非遗“新活力”

2025-07-17 15:51:5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从湖北人“过早”餐桌上的传统米酒,到年轻人手中的奶茶杯,从传统陶缸里的手工酿造,到现代化工厂的精准发酵,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孝感米酒制作技艺,正以跨界融合的新姿态走进更广阔的生活场景。这缕沉淀千年的米香,既守护着荆楚大地的烟火记忆,也在创新表达中演绎着非遗技艺的当代活力。

荆楚烟火里的千年传承

清晨的湖北孝感,在米酒的甜香中缓缓“苏醒”。位于孝感老城区的“孝感米酒”总店已人声鼎沸,蒸汽从巨大的紫铜锅中升腾,裹挟着醉人的醇香。

刚刚高考完的祝慧美和同学围坐桌前,热干面配糊米酒的组合,是她心中最地道的“过早”搭配。一旁的周卢坚也正和母亲吃早点:“米酒是必点,纯粮食酿的,酒香不烈,解腻不上头。”

孝感米酒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清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记载,“米酒成于孝,始于宋。后多效之,而孝感独著”,道出其独特地位。

掌心的温度与时光的沉淀,共同守护着这门古老技艺。孝感米酒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鲁建群自1986年就跟随父亲学艺,深谙其中门道,她说:“浸米、蒸饭、摊饭、拌曲、落缸、装坛,每一步都有讲究。浸米要泡够时辰,蒸饭得火候均匀,发酵时温度差一度都不行。”

鲁建群表示,孝感米酒的独特风味,更源于对原料的极致坚守。酿酒的糯米必须选用产自孝感朱湖的“三粒寸”珍珠糯米,这种糯米细长饱满、含糖量高,泡米一夜得翻三次。而酒曲则采用当地独有的蜂窝酒曲,它以传统药草制成,具有独特的发酵性能,使得孝感米酒在口感和风味上独树一帜。

跨界融合里的味道新生

坚守传承的同时,这缕米香正以更现代的姿态走向远方。近年来,新式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将荔枝的清甜与孝感米酒的醇厚融合,推出产品“荔枝冰酿”。这家起源于武汉的茶饮品牌,已将荆楚风味带入全国2500家门店。

在“爷爷不泡茶”上海研发室的实验台上,几十个透明杯里盛着不同配比的茶饮样品,研发团队正为新品调试口感。“让老味道被读懂,得说年轻人的话。”团队成员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关键。

以“荔枝冰酿”为例,其“底子”仍是正宗孝感米酒,创新则在于“新花样”的融合。研发人员刘香坦言:“试了十几种水果,发现荔枝的清甜最能衬托米酒的醇厚,但如何平衡冰爽口感与健康属性,是反复调整的过程。”

在研发室,每一款新品都要经过十几轮配方测试和风味盲评,荔枝与米酿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为优化口感,团队将“荔枝冰酿”的茶底换为花魁单丛茶,并加入专利茶冻增加层次感,同时坚持使用鲜奶与现萃茶,力求捕捉米酒醇香与年轻人味觉间的共鸣点。

目前,荔枝冰酿是“爷爷不泡茶”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数据显示,这款饮品销量超3800万杯。据悉,该品牌还将恩施玉露、咸宁桂花等湖北特产融入茶饮矩阵,打造行走的湖北文化名片。

新消费浪潮下的数字转型

一批以“爷爷不泡茶”为代表的企业正以创新实践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在孝感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里,传统酿造技艺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生产负责人李银辉指着自动化设备介绍:“过去老师傅凭手感控温、看时长,现在浸米、蒸饭、发酵的温度、时长等参数实现数字化控制,冬天温度不足时系统会自动延长发酵时间,无须人工值守。”

“变的是生产方式,不变的是核心根基。”李银辉说,朱湖糯米、城隍潭水、蜂窝酒曲的原料标准以及浸米到装坛的核心工序,始终未变。

“爷爷不泡茶”品牌宣传负责人说:“孝感米酒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承载一方水土记忆的地域好味,作为武汉起家的品牌,我们想把湖北的地域好物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带出去。”

如今,从奶茶杯到商超冷柜的即食米酒冻,从烘焙糕点的风味基底到糖水铺、冰粉摊的点睛之笔,多元场景的渗透让孝感米酒融入更广泛的日常生活,驱动着产业能级的跃升。

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当年轻人捧着“荔枝冰酿”时,非遗不再只是被“保护”的遗产,而是正在被“体验”、被“分享”的美好,文化的力量在流动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君君】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