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云南宜良:松林深处的“黑金”传奇

2025-07-11 15:02:14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份以来,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的原始松林间仿佛成了野生菌的乐园,一种被誉为“菌中黄金”的野生干巴菌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这种每公斤售价高达2000元的珍稀菌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稀缺性,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金色纽带。

大自然的“苛刻”馈赠

干巴菌的生长条件堪称严苛:必须与特定松树共生,依赖纯净的空气、适宜的湿度和恰到好处的光照。这种挑剔的习性使其至今无法人工培育,全县年产量不足25吨的稀缺性,造就了宜良“一两菌子一两金”的市场传奇。更难得的是,干巴菌生长周期较其他野生菌更为漫长,这种时间沉淀出的独特风味,让美食家们趋之若鹜。

智慧传承的生态密码

每天破晓时分,采菌人便踏着晨露深入松林。他们遵循“采大留小”的古训,采用生态采摘技术,确保菌群永续繁衍。宜良县创新建立的12个核心保护区体系,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完美结合。带着松林清香的菌子往往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种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印证了生态价值的稀缺性。

绿色经济的创新实践

当地政府通过着力打造“宜良干巴菌”地理标志和品牌建设,让“小哨干巴菌”品牌溢价达到300%。真空锁鲜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保鲜瓶颈,使深山美味走向全国餐桌。更值得关注的是,干巴菌产业带动了餐饮、加工、旅游的融合发展,核心产区农户年增收最高达1.5万元,今年,全县菌产业年综合产值预计突破1亿元。

“守得住青山,就保得住金饭碗。”这句朴实的民间智慧,正是宜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写照。在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上,宜良人用一颗小小的菌子,谱写着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王建平、赵云星)

【责任编辑:君君】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