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江苏文化新业态“含科量”越来越高

2025-04-29 16:46:21

来源: 新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初,全国首个以东夷文化为主题的VR项目“天书奇境”在连云港发布,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上古东夷文明的场景,游客戴上VR设备便能化身“时空旅人”,自由探索古村落,亲手参与耕作、点燃篝火、完成祭祀仪式,与虚拟角色深度互动。

这是江苏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出版、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11亿元、同比增长9.5%,在2022年3412亿元、2023年382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三连增”。

因地制宜布局,

“文化+科技”助力区域发展

文化新业态在文化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4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66亿元,其中文化新业态贡献率超七成。无锡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超千家,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以占十分之一的数量,贡献了三分之一的营收,吸纳了四分之一的就业。2024年,盐城文化新业态的增速同比增长37.1%,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科技”成为区域发展驱动力的背后,是各地因地制宜的布局和探索。

记者从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了解到,2024年,以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内容服务为主的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以互联网广告、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为主的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以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为主的先进文化装备制造,这三大领域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1600亿元。

尤其在数字文化方面,南京参与贡献了一批“现象级”应用场景:德基艺术博物馆打造的《金陵图》数字展,让人沉浸式感受金陵的市井繁华;江苏原力动画参与制作《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不断创新高;南京图形科学全程参与制作的《黑神话:悟空》,创Steam国产游戏同时在线新高……

在无锡,48家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类企业,初步形成以影视制作、装备制造、动漫游戏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集群。去年,无锡针对微短剧发力,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将1号摄影棚改造成“喜莱坞中短剧基地”,不仅有多场景布置,还能实现动作捕捉和虚拟制片等功能。

这两年,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硬核“出圈”,瞄准仿真交互、虚拟现实、“AI+”等视听领域细分产业赛道,打造数字视听全链条,已集聚78家企业。

苏州则借力科技擦亮“最江南”招牌,比如,姑苏区将“数字永生”概念应用到古城保护中,让大家足不出户便可“游览”姑苏古城。

科技化加速,

“文化+数字”重塑产业生态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文化+数字”对多个产业生态进行重塑。

4月3日开业的南通首家大型VR主题影院,一周内吸引上千人体验。走进影院,观众置身埃及触摸古老的金字塔,在推杯换盏间体验盛唐的市井繁华,抑或驾驶车辆逃离一场太阳风暴。海安瑞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仲星昊告诉记者,影院借助VR技术突破传统银幕的限制,拓展了影视娱乐的边界。

瘦西湖全宇宙沉浸式探索基地,通过LBVR技术为研学的孩子们带来感官盛宴。在基地负责人征帆看来,AI技术让研学活动从“单向传授”变为“主动探索”,既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为传统文化、科学探索等主题赋予新的呈现方式。

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数字人3D模型采集阵列”体验区,100台超高速相机瞬间抓拍360度人像数据,3分钟便可合成数字人。相关负责人卢大伟告诉记者,通过AI技术,数字人建模从30天缩短到3分钟。后续,他们还将联动3D打印企业,制作人物手办,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微短剧发展中,数字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在短剧制作过程中,从剧本大纲、场景设定到角色造型,AI承担约70%的工作量。在无锡易视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一部30集的微短剧,从剧本到拍摄完成最快仅需一周时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带队研发了AI微短剧《终极考验》。她认为,AI极大加速推动了内容生产的流程,实现从创意到成品的快速转化。在扬子江微短剧演员选角会中,南京还推出数字人演员,它们为短剧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前瞻性引领,

“政策+资金”打造发展高地

前瞻性的政策引领与体系化布局,让江苏文化新业态获得顶层设计的赋能。

苏州2023年出台“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建设苏州戏曲、文物、古籍、丝绸纹样、方言等专题数据库。南通提出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3+5+N”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打出“政策+资金”组合拳,盐城出台《数字视听产业专项政策》,鼓励企业运用AIGC、仿真交互等数字技术积极创新。无锡市滨湖区发布微短剧专项政策,安排5000万元产业引导经费,联合社会资本设立3亿元产业基金,扶持微短剧产业链发展。

无锡以“精准招商”为引擎,打造文化新业态发展新高地。2024年,无锡在国内外开展了6次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对接项目超过150个。无锡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处处长庞勋告诉记者,他们对接的企业中,文化科技类达半数以上,今年无锡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新业态特征明显的企业和项目的招引培育力度。

构建高质量的产业“生态圈”,还需要优质服务“穿针引线”。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搭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免费提供从项目立项到拍摄制作再到审核等一系列管家式服务。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联动全市46家旅游景区,帮助基地内的企业拓展业务,以“基地站台”促“企业签单”。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