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催生ISO国际管理新标准
近日,一项关于ISO 56012《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指南》的“新工作项目提案”以98%的高票获得通过。该提案由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硅谷)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管理洞察咨询公司CEO安妮卡·斯泰贝,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和智能交互生态实践为基础撰写并提交,这是ISO以中国原创管理模式为基础发起制定国际管理标准。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介绍,ISO是世界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已制定25499项国际标准,涵盖工业、科技、环保、管理等多个领域。ISO 56000系列标准聚焦创新管理,是ISO众多标准族中最新出现的标准之一。在本次提案之前,斯泰贝已经将海尔的创新生态系统实践提炼为管理术语写入ISO 56001《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中,目前,该标准已经进入制定的准备阶段。标准制定将按照提案的思路进行,以海尔提出的人的价值最大化、增值分享、生态价值等创新理念和实践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将开放地吸收其他成员的知识贡献。中国原创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和智能交互生态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新的国际管理标准的灵感来源和基础,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时代性。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代表的国际标准代表了追求“零缺陷”目标的传统工业管理模式,而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呼唤以“零距离”为原则的新管理模式,以适应员工自主化、用户需求个性化、市场碎片化的时代要求。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和智能交互生态商业模式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推动经济业态从大规模制造模式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转变。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早在2005年就提出颠覆科层制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人单合一模式激发员工活力,通过人人创客的自主人和去中心化的自组织,创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态经济范式,在全球30多种管理模式中脱颖而出,被公认为是物联网时代的模式。
其次是引领性。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和智能交互生态商业模式经过20年的不懈探索,已经创造出推动行业的实践样板。基于“产品将被场景替代,行业将被生态‘复’盖”的时代研判,海尔提出的生态品牌,被认为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循环的新品牌范式”。在自身高端品牌-场景品牌-生态品牌的生态实践基础上,海尔制定了智慧家庭、食联网、衣联网、酒联网等场景生态的标准,为智慧家庭场景的智能化、交互性、互联性进行了规范;海尔卡奥斯不仅牵头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主导的智能交互引擎国际标准也于2025年2月正式立项。聚焦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和大健康三个赛道,海尔以无界生态构建了智慧住居生态、数字经济的产业生态和大健康产业生态三大生态,并已开启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交互引擎”的探索。
第三是普适性。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和智能交互生态商业模式已被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万多家人单合一企业会员学习,其中正在复制人单合一的企业(社会组织)达到了8.2万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普遍适应性。2011年起,海尔先后并购了日本三洋、新西兰斐雪派克、美国通用电气家电、意大利Candy等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并购后海尔没有派出一名管理人员,而是通过人单合一模式的本土化,让企业实现重生,打破了国际并购中的“七七定律”。海尔人单合一在并购企业的成功复制得到了全球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成立了14个人单合一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研究、推广和复制人单合一模式,形成了全球创新管理研究的生态。这个过程中海尔不派人,而是通过知识授权支持他们对人单合一模式的研究与复制。过去的几年间,人单合一模式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认证蓝本,推动了人单合一模式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与发展。2021年,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就开始了人单合一认证工作,2024年,海尔模式研究院(HMI)与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商业生态联盟(BEA)联合推出了“零距离卓越(ZeroDX)”榜单,来自全球六大洲、26个国家的70个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上榜。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中国很早就在积极参与ISO创新管理领域的标准化活动,2013年ISO成立创新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 279)后,我国依托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4)深度参与标准制定。中国在2020年主导发布了ISO 56005《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成为涉及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国际标准。
相信,未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以ISO 56012项目为契机,海尔也将积极参与建立创新生态系统管理的全球基准,为各类组织建立、管理和改进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结构化框架,推动建立更可持续、更蓬勃的全球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