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广东三水:“几字湾”上打造‌百年足球文创带

2025-03-14 13:47:44

来源: 南方+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几字湾”,当足球邂逅文创,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三水区西南街道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征集与三水区(含“三水县”“三水市”时期)足球相关的内容,共同打造百年足球文创带,百年足球文创带呼之欲出。

短视频拍摄基地、青年足球青训基地、足球音乐营地……以三江汇流的“几字湾”为起点,串联北江沿岸资源布局百年足球文创带,三水以百年足球文创带开启“足球+”新故事,进一步擦亮佛山“西甲”城市文化,以文体融合推动城市活力跃动。

佛山“西甲”激活城市新活力。图为2024年佛山“西甲”赛场。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佛山“西甲”激活城市新活力。图为2024年佛山“西甲”赛场。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讲好百年足球故事

让佛山“西甲”走向世界

百年足球文创带,将系统呈现三水足球历史沉淀的底蕴。从街头巷尾的露天球场到万人空巷的体育中心,从传承百年的足球技艺到融合文旅的创新实践,三水正以足球为纽带编织出一幅“体育+文化+旅游”的立体图景。

屹立在北江旁的百年海关,不仅见证了三水在水路运输时代的繁茂,也是三水百年足球历史的重要起点。当英国传教士在河口码头竖起第一根球门柱,足球的种子便在三水生根发芽。1914年,三水县高等小学堂创设体育课,足球运动开始风靡校园。

三水文史专家麦国培收藏的一张老照片更是成为三水足球百年历史的重要见证:1925年,英籍足球队到访三水踢球比赛,足球队在三水球场留下合影。这也意味着,早在100年前,三水足球就已经成为对外交流、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三水足球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开放与融合的历史。”麦国培说。

三水足球百年历史,辉煌不断。1931年,足球项目出现在三水县第一届运动会上;1947年,三水足球队在广东省运会上首次夺冠。新中国成立后三水足球走向普及,1984年,三水云秀山体育场升级改造,时任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霍英东主礼剪彩并为“肄江杯”足球赛开球。

在中国足球发展史上,三水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2年由三水本土企业健力宝出资,中国足协组建“健力宝青少年足球队”远赴巴西留学,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国家级足球名将。值得一提的是,健力宝少年队远赴巴西集训时带走的25名小将中,有7人来自三水村镇小学。

将时间回溯到2002年,当8支企业球队在西南街道水泥地上踢出首届“西甲”时,没人想到这场草根赛事会成长为现象级IP。某陶瓷企业守门员回忆:“当年球门是用钢管焊的,中场休息时观众递来的冰镇健力宝就是最好补给。”

如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已连续举办18届,2023年获评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2024年获评广东省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参赛队伍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32支劲旅、76场比赛吸引超146万人次入场观赛,全媒体总流量达43亿。

佛山“西甲”发端于草根,根植于群众。目前,三水全区足球场总量达到159个、平均每万人1.8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全国各省职业足球俱乐部冬训基地之一,每年吸引入驻集训球队达到70支。根据2024年底三水发布的《佛山市三水区以足球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三水明确三年内实现全区行政村足球场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2.3个以上,达到国家标准的2.6倍。其中,三水新城规划建设综合性现代化足球体育中心项目,三水南部的白坭镇和北部的大塘镇也将建设11人制观赛足球场,建成后将与云秀山足球场形成全区南、北、中部均有标准化观赛足球场的“一中心三片区”完善布局,并配套足球集训、足球赛事、运动康养、休闲生活、商业演出和酒店住宿等,打造现代足球产业综合体。

佛山“西甲”作为城市名片,正在让世界瞩目。今年2月中旬,第十九届佛山“西甲”启动报名以来,已有超过32支球队报名参赛,其中美的、三七互娱等5家上市企业组队参赛,除了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城市以外,今年还有省外球队厦门鹭建天成报名。2025年,贵州思州战鼓、新疆伽师艺术团、湛江人龙舞、高州木偶、镇远龙狮等全国各地的非遗文化也向佛山“西甲”抛来了“绣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此前的媒体座谈会上,佛山市政协副主席、三水区委书记李军表示,三水要讲好百年足球故事,打造佛山“西甲”城市特色名片,让三水足球走向世界。

百年足球文脉

串联新经济元素

今年1月17日,健力宝足球青训中心暨阿森纳(中国)足球发展中心揭牌,引入英超豪门阿森纳先进青训体系、教练资源,打造集“校园普及、精英选材、先进训练、规划赛事、推荐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青训摇篮,打造本区U系列足球赛事品牌和人才梯队。

最近,为全力备战2025年U-17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U-17国家男子足球队正在三水区健力宝青训中心集训,期间还将前往阿联酋进行拉练。

三水正在深化“足球+”体育产业,将争取每年在三水的冬春训队伍增至100支以上,同时加强体育产业招商,开发佛山“西甲”足球文创产品、体育用品,推动体育用品、休闲健身、运动康养等上下游产业在三水集聚壮大。

佛山“西甲”作为城市名片,全方位、全链条深挖足球体育赛事综合带动效应,以“赛事搭台,经济唱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24年佛山“西甲”赛事期间,云秀山体育场周边的“西甲”啤酒广场、江边仓等夜市联动举办主题活动,累计接待客流量超150万人次,销售额较赛前增长约180%。同时,三水打造“足球+节庆”,将佛山“西甲”与啤酒节等特色节事联动,举办近200场文旅节庆活动。

3月13日,《功夫女将:穿越足球梦》在三水云秀山体育场正式开机。这部以“功夫+足球+女性”为核心卖点的竖屏微短剧,由三水本土影视公司参与出品投资,并融入佛山功夫和三水足球元素,是三水推动“体育+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

三水有着千年“几字湾”与百年火车站、百年海关、百年邮局、百年足球等丰富的影视转化场景。三水区全面开发“湾区三水·影视桃源”城市IP,该剧拍摄也将在云秀山体育场等百年足球文创带上进行取景。

三水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将抢抓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全新机遇,积极谋划建设三水“环两江先行区”影视产业园,借助千年“几字湾”历史沉淀,挖掘三水百年开埠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影视产业新高地。

与此同时,三水将结合落实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政策,利用西江、北江岸线闲置土地改造或新建足球场地,推动社会企业、学校等足球场地对外经营和开放,促进各类足球场地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建设更多培训机构建设连片规模化足球场地,打造全国各地职业足球队进驻开展集训的首选地、汇聚地。

可以预见,沿着北江延展的百年足球创意带将串联影视、文旅、消费等众多元素。从江畔的百年足球史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坐标,三水区用足球转动城市发展的齿轮。这里,每块草皮都生长着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每声哨响都激荡着传统与创新的和鸣。

■链接

三水百年足球史

1925年,英籍足球队到访三水踢球比赛。

1931年,足球项目首次出现在第二届三水县运动会上。

1947年,三水县队在全省运动会中夺冠。

1984年,时任亚洲足球协会会长霍英东为云秀山体育场升级改造剪彩,并为足球赛开球。

1985年,原越南国家足球队中锋苏德鹏担任三水县女子足球队教练。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水区女足先后获得全国女子青年赛冠军、广东省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

1992年,中国足协与广东健力宝集团公司组建中国健力宝少年队,曾远赴巴西“留洋”,在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足球强国征战练兵。归国后,这支队伍成长为健力宝青年队,在名帅朱广沪带领下战绩彪炳,走出李金羽、隋东亮等一批名将。

2002年,首届三水区足球联赛举行,因在西南街道举行,被坊间称为“西甲”,至今已举办十八届,每年决赛都能引起万人空巷的热潮,是广东省内享有盛名的草根足球赛,得到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足球管理中心、广东省足球协会的高度赞扬。

2016年,三水区被评为广东省首批足球试点城市(县区)。

2020年,三水区抢抓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实施足球竞训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开创“足球+”文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1年,三水区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足球项目成年组(广东赛区)赛事。

2021年,三水成立佛山首支职业女子足球队——佛山竞技女足,并征战2022年全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闯入八强。

2023年,三水籍运动员李永佳入选亚运会中国男子足球队。

2023年,佛山“西甲”获评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2024年,佛山“西甲”获评广东省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赛事案例。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