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故居上演新故事 浙江嘉兴擦亮名人文化IP

2025-03-05 16:55:44

来源: 中新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金庸故居重温武侠记忆,去茅盾纪念馆寻找文学灵感,于江南水乡白墙黑瓦间了解丰子恺的文艺人生……漫步于浙江省嘉兴市,总能与名人故居不期而遇。

目前,嘉兴市共梳理出41处名人故居(旧居、祖居),其中部分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从基础修缮和原貌保护,演化为全方位提升、活化,书写着文旅融合新篇章。

“从小就在电视上看到过各种名人纪念馆,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生活在嘉兴的周拓是一位自媒体博主。近一年来,他走访十多处嘉兴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用镜头、文字记录参观感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给更多人。

在他看来,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所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名人故居记录了他们的辉煌历史,也为我们提供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周拓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嘉兴人文历史。

眼下,一批文化守护者,正在探索让历史“活”在当下新路径。

为吸引更多民众走进名人故居、了解历史文化故事,该市多处名人故居创新展陈方式,增加互动性、体验感,以IP打造为参观者呈上“深”临其境体验。

国学大师王国维故居位于嘉兴海宁盐官景区。其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王国维从9岁到21岁一直在此生活,后虽游学在外,每年仍回来小住。

2024年9月,经历展陈调整后,焕然一新的王国维故居重新向民众开放。

海宁市博物馆馆长、文物保护所所长章竹林介绍,故居以“王国维先生在海宁的生活经历”为核心主题,重新布置“独上高楼”展览,系统展现王国维家族人物关系,深入探讨他在海宁的生活如何造就其日后性格与学术成就。

故居内,甲骨文投影触摸等体验活动颇受年轻人欢迎。“故居内部空间较小,更多内容今后可能放到外部场馆中。”章竹林说,故居后方,另外一个以王国维之名命名的场馆正在建设中。

多媒体手段、3D、VR等新技术应用,让民众“置身”特定历史场景中,使故居不老、创意常新。

在嘉兴桐乡乌镇,小桥流水旁留存着近代文学大师茅盾的童年、少年记忆。近年来,茅盾纪念馆一再升级,让参观者耳目一新。

“通过AIGC和大数据等前沿交互技术,打造全国首棵基于文学大师的文化数字树,多维度呈现文学巨匠一生的高光时刻。”茅盾纪念馆副馆长庄玉萍介绍,在保持原有建筑结构前提下,茅盾生平陈列展加入许多数字化手段,被评为2024年浙江省十大数字文旅优秀示范案例。

此外,该市许多名人故居推出“集章”打卡、手工创作、特色文创等产品及参观场景。通过多样化展陈方式、前沿科技手段以及丰富互动体验,名人故居化身链接过去与未来、文化与心灵的桥梁,吸引越来越多民众走入其中。(黄彦君 许金艳 王佳欢)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