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中国石化首个乡村振兴茶光互补项目全面建成

2025-02-26 16:58:43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月25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首个乡村振兴茶光互补项目在安徽岳西全面建成。该项目以“光伏+茶园”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在800亩茶园架设光伏板,装机容量19.8兆瓦,每年可生产绿电超30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并有效提升茶叶品质,通过打造“新能源+农业”项目模式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业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茶光互补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农业与能源结合模式,顾名思义,即在茶园中架设光伏板,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茶”,实现了一地两用、阳光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成本,并且为茶树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茶氨酸的合成,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打造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安徽省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中国石化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县,也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该项目由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负责实施,采用“集控管理+少人值守”管理模式,依托无人机自动巡航、热成像、AI等技术,实现巡检场景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有效解决了光伏阵列点多面广状况下人工巡检工作量大、存在视觉盲区等难题,大幅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提升老百姓收入、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项目所在的岳西县琥珀村村民胡万林介绍道:“茶园安装光伏后,春茶的采摘期提前了10天左右,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提高,茶农除了每年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外,一亩地还能够增收将近600元。”

自1990年以来,中国石化就承担了岳西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从2002年开始,中国石化总部定点帮扶岳西县,先后派出16批19名挂职干部,从产业、教育、消费等方面给予帮扶,打造的“岳西翠兰”品牌价值超30亿元,为岳西县在安徽省率先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石化岳西帮扶案例在第16届中国品牌节年会上被评为“中国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一县一链”茶产业链帮扶项目荣获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岳西县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多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助力乡村振兴,逐步探索建立“以教育带发展、以消费带产业、以产业带振兴”的具有石化特色的帮扶模式,成功打响东乡藜之香、泽库雅科、酉阳800等标志性品牌;扎实推进“春蕾加油站”“石化助力老校长下乡”“院士进课堂”“石化伴学”“一县一链”等活动,建成“春蕾加油站”37所,惠及女童3.1万名,得到各方认可和好评。消费帮扶连续第三年荣获全国消费帮扶典型案例,乡村振兴实践案例连续第四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中国石化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