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打造津味文创产品 让文化传承融入日常生活

2025-02-20 16:42:05

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文创产品正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独特载体,以创新的方式讲述着城市的故事。其实,除了专业的设计师和创作团队之外,如今文创市场的缤纷多彩,也离不开众多民间创意者。他们的作品或许没有炫目的设计和华丽的包装,但饱含着对城市质朴真挚的情感,以独特视角为城市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

顾客在彭丹丹的店内选购文创产品。

源于热爱开启文创之路

“90后”天津小伙方旧岸,就是一位业余文创设计师。用他的话说,一头扎进文创圈,可不是为了追热点,而是因为对这座城市满满的热爱。

方旧岸的本职工作是品牌文案创意,最大的爱好是骑行和摄影,一有空他就背着相机穿梭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捕捉城市的每一处变化。三年前,他无意中发现街头写有“驾车说笑危及安全”的交通警示牌,严肃的警示牌与诙谐幽默的漫画形成的反差感深深吸引了他。“一块小小的警示牌让天津人的‘哏儿’文化尽显无疑,这真是最有天津特色的设计了。”方旧岸感慨道。

当时,这些警示牌成了“网红景点”,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来津拍照留念。方旧岸想,要是有人把这个警示牌做成冰箱贴,他一定买一块,但他发现市面上并没有相关产品。既然买不到,干脆自己做。从拍摄路牌到绘制设计,再到联系工厂制作,第一款以天津特色路牌为原型的冰箱贴诞生。

“拿到成品之后,我把作品分享到了社交平台,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评论和私信里全是‘想买’‘求链接’……”方旧岸说。第一位买家是天津人,第二天去自驾游,看到冰箱贴后,急切表示一定要把它贴在车上陪自己旅行。方旧岸的这款冰箱贴只做了两块,但他毫不犹豫地将备份的那块分给了买家,“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文创产品传递快乐的力量。”

从此,方旧岸在他最擅长的文案创意方向上,开发出了天津话系列冰箱贴,很受消费者欢迎。三年来,他不仅开了网店,还接到了实体店递来的橄榄枝,结识了合作伙伴彭丹丹。在彭丹丹的支持下,方旧岸开始尝试不同载体的文创产品设计,从冰箱贴到水杯、抱枕、文化衫都有涉及。“彭店长的小店也成为我对接消费者的窗口,不再只按自己喜好创作,而是与市场需求共振。”方旧岸说。曾经有一对情侣觉得他的天津话系列冰箱贴特别有趣,想印上自己的电话贴在车上当做挪车牌使用。这个想法让方旧岸眼前一亮,很快设计出“专业捧哏”和“专业逗哏”的情侣款,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

尽管小有成绩,但方旧岸仍不断学习,他说设计文创产品是爱好,更是对天津“爱的表达”。

方旧岸的冰箱贴设计作品。

一拍即合共探文创商机

彭丹丹的小店坐落在赤峰道张学良故居附近,随着天津文旅热度上升,走进店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也让彭丹丹看到了文创纪念品的市场潜力。

“开始我也是图省事,想直接从网上进货,但找了一圈发现真正合我眼缘、有天津韵味的文创产品太少。”彭丹丹转变思路,决定找到理念契合的设计者,共同创作原创产品。偶然间,彭丹丹看到方旧岸设计的冰箱贴,马上被其浓郁的天津韵味吸引。彭丹丹说:“我首先是消费者,然后才是商人。自己都看不上的产品,怎么能卖给顾客?在我看来,顾客带走的不仅是冰箱贴,更是对一座城市的美好回忆,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出彩。”

文创行业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同质化的隐忧。彭丹丹坦言:“如今的文创市场非常‘卷’,更新速度很快。就拿我们店来说,因为许多产品很有天津味道,渐渐有了名气。但很快就会在网上发现有人售卖‘同款’,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更新产品,把跟风者甩在后面。”

涉足文创领域之后,彭丹丹结识了不少满腔热忱的设计者:“在与他们的合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是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一环。过去,我总以为文化传承只能在博物馆中完成,如今我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应该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天津日报记者  田莹 文/摄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