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披上“奥运战袍”李宁能否实现新突破

2025-02-06 16:16:41

来源: 中国商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较量,李宁接替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以下简称 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新的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这一消息让两大本土运动品牌的“奥运战袍”之争落下帷幕。从2025年到2028年,中国运动员将在国际赛场上身着李宁服装,展现中国风采。此次合作对李宁而言意味着什么?其能否借助此次机遇重回巅峰?

接替安踏携手COC

近日,李宁获得2025至202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体育服装合作企业征集项目,在这4年时间里,其将以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的身份服务 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李宁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宁对此表示,李宁品牌将继续秉持“以体育精神服务大众”的价值观,弘扬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并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安踏对“接棒”的李宁表示了祝贺,同时表示,将以更大投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继续为25支中国国家队提供一流的运动装备,同时全力推进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

李宁接替安踏赞助 COC,不仅彰显了品牌实力,也可见其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披上“奥运战袍”,既能提升李宁的品牌影响力,COC也将为其背书,使消费者更加肯定李宁在体育服装领域的产品品质和专业实力。

这场 COC赞助权的更迭,也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竞争态势。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是李宁的主要市场,COC是体育领域重要的营销资源和营销载体。加之此前安踏赞助COC取得了巨大的回报,这也是李宁选择赞助的重要原因。”

赞助权更迭一波三折

从时间线来看,安踏与李宁有关 COC合作伙伴的“争夺史”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间,李宁作为 COC的长期合作伙伴,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了多届奥运会的领奖装备,并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彼时,李宁的影响力在国产运动品牌中一骑绝尘。

然而,2009年成为转折点,安踏凭借强大的实力从李宁手中接过了这一重要赞助合作之棒,开启了与 COC长达16年的深度合作。

通过与国家队的紧密联合,安踏不仅增加了品牌曝光度,也进一步强化了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

同时,安踏还推出多款备受欢迎的奥运主题产品,拓宽了产品矩阵。借助 COC长期的平台资源,安踏不仅为自己打上了“中国安踏”的标签,也成为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

时隔20年,李宁重新回归COC官方合作伙伴阵营,再次与中国体育代表团携手共进。这场赞助合作的更迭,见证了两大本土头部运动品牌的较量,也见证了两个品牌不同时期的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年以来的成长道路上,安踏、李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前行。

“安踏采取的是多品牌的发展战略,李宁则更擅长于单一品牌的深耕细作。”服装产业分析师杨大筠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李宁虽曾尝试多品牌策略,但成效并不显著,其认为李宁应当更加聚焦于自身品牌的纵深发展。

能否实现新突破

成为 COC官方合作伙伴,李宁能否借此实现新的突破?

“基于当前的市场规模和运动品牌的战略定位,李宁想要赶超安踏挑战较大。鉴于当前企业竞争方式与品牌曝光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宣传推广方式的多样性,李宁仅凭单一平台或单一营销方式超越对手已不现实。”杨大筠说。

据了解,2024年上半年,李宁营收为143.45亿元,同比增长2.3%。同期,安踏实现营收337.35亿元,同比增长13.8%。安踏主品牌营收为160.8亿元,旗下斐乐(FILA)品牌营收为130.6亿元,所有其他品牌营收为46亿元。此外,安踏旗下的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也创下收购以来最佳半年业绩。

“即便李宁赢得了 COC官方合作伙伴的位置,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通过多种平台了解品牌,接触方式丰富多样。”杨大筠表示,以往品牌喜欢将广告资金投向央视新闻联播前的广告时段,多半也取得了成功。但是,目前消费者群体趋向年轻化,他们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即便成为 COC合作伙伴对李宁有积极影响,但其仍需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对于赛事赞助,马岗认为,李宁需要注意产品研发,否则参考以往“翻车”事件,赞助行为也有可能变成负面营销。此外,除了“国潮”,李宁应该带给消费者新的形象,这是其在产品和营销方面都需要改变的地方。

杨大筠表示,李宁在未来或许不应过度聚焦于规模扩张。相反,李宁应将重心放在利润提升、品牌深度挖掘以及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拓展上,以此与对手展开差异化竞争。

“企业规模并非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唯一因素,企业如果能在细分领域表现出色,也可以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杨大筠进一步解释道,例如高端消费品领域的爱马仕(Hermès)专注单一品牌,虽然规模无法与多品牌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相比,但其品牌价值却远超后者。李宁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是其他品牌无法复制的。因此,李宁如果专注提升单一品牌的内涵与影响力,就有望释放出更大的价值。(记者 王怡菲)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