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非遗+"添彩文创商品成春节"新年货"

2025-01-23 12:47:20

来源: 中国商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玉蛇"玩偶、"巳蛇祥瑞"冰箱贴、"蛇墩墩"盲盒……

"非遗+"添彩文创商品成春节"新年货"

春节气氛越来越浓,不少人开始为亲朋好友选购节日礼物。"玉蛇"毛绒玩偶、"巳蛇祥瑞"流沙冰箱贴、"蛇墩墩"盲盒……各大博物馆、景区和特许商品零售店纷纷上新特色文创商品,将非遗文化与生肖蛇元素巧妙结合,为文创爱好者带来新春文化大餐。如今,文创商品正成为返乡年轻人行囊里的"新年货"。

年味文创扎堆上新

《国博日历·2025年》甄选365件馆藏精品,每天都能和一件珍贵文物相遇;《敦煌日历2025》收录365幅实景壁画或临摹复原作品,让吉祥与祝福天天相伴;《2025陕博日历·秦业昭昭》系统展现秦人自西周早期至秦帝国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彰显秦文化的深远影响……新春将至,文创日历等产品持续热销。"每年我都会买博物馆或者出版社的文创日历摆在自己桌上,有合适的款式也会送好友。"消费者吴女士说,选购文创日历已经成为她迎接新年的仪式。

除了日历产品外,生肖主题一直备受热捧,北京冬奥会"顶流"冰墩墩的年度变装也广受关注。"蛇墩墩"开售当天,早上不到8点就有不少消费者在门前排起长队。

考虑到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蛇墩墩"推出了盲盒款。"年轻消费者对盲盒文化的接受度较高,这种形式符合他们追求新鲜、刺激和个性化的消费心理,促进年轻人主动探索中华文化。"华江文化市场部负责人孙慧表示,"墩墩"系列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因此成为"长红"IP,吸引着一大批粉丝的喜爱。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开发十二生肖系列的"墩墩"产品。

2024年以来大火的"毛绒绒风"也刮到了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以院藏文物"十二辰钮章料--玉蛇钮长方章料"为灵感,设计了一款灵蛇献瑞玩偶套装。胖乎乎的金色毛绒小蛇,戴着虎头帽和红围巾,身上绣着梅花纹和四合如意纹。工作人员介绍,这喜庆的小蛇代表着梅开五福、事事如意的美好祝愿。

此外,北京白塔寺近期推出一款"巳蛇祥瑞"流沙冰箱贴,将馆藏文化凝于方寸之间。白塔寺管理处副主任顾莹表示,这款冰箱贴融入元代特有的文化元素,设计了4条神态祥和、头戴元代贵族妇女头饰的蛇形象,姿态优雅;周围还装饰多种北京及白塔寺文化的元素图样,如祥云、塔灯、玉兰、绣球、雨燕等,寓意福寿绵长、吉祥如意。"我们把祥瑞与美好藏在流沙光影间,一个小小的冰箱贴,既是祝福的承载,也是雅趣的点缀。"

非遗热潮席卷而来

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指导举办的"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在火热进行。这是商务部2025年首场线上重点活动,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

天猫发布的年货消费新趋势显示,文创礼品在年货节中销售同比远超其他品类。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95后成为消费年货的绝对主力,00后的消费力增幅最快。对于年货,年轻人表现出对中式美学的热爱以及对个性化礼物的追求,体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增强。

为了迎接第一个非遗春节,在2025年蛇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抖音联合全国50家博物馆推出了"文创年货节·在博物馆扭动起来"系列活动,各地文旅及博物馆账号也参与其中,通过视频和直播带用户"云游"博物馆,分享文博知识、推介精美的文创产品。抖音电商还在线上推出"文创年货节"专区,打造了"年度好文创""趣博物馆·扭动新年""城市名片·奇妙之旅""国风国潮·中式美学"等内容,通过优质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带领用户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外,活动专区上架数千款博物馆以及地方特色文创,汇聚超4.5万个国潮和节庆产品商家的数十万款节日好物,日均上万场直播,满足用户的文化消费需求。

在线下选购年货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国货中的非遗文创产品。在北京前门大街的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琳琅满目的铜雕作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欣赏。展台上,以天安门、故宫、天坛、永定门、钟楼为主题的中轴线非遗文创人气颇高。"'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后,带有中轴线元素的文创产品都很火,春节给老家的亲朋好友带个这样的伴手礼,挺应景的。"消费者李先生表示,自己买了一套中轴线系列拼图,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更直观地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运营总监林少波看来,近年来的爆款文创产品基本都集中于文博、非遗、国风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彰显了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所谓'文创',一定是'文'在先,首先要确保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讲好产品的文化故事,再结合市场逻辑和消费者去做创新开发。"林少波说。

科技感"圈粉"年轻人

揣着"福禄葫芦"坐公交、佩戴"非遗盘扣"乘地铁、靠一只"北京烤鸭"就能畅行全国……随着乙巳蛇年的临近,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共推出8类13款蛇年新春文创系列产品。此次推出的交通卡将东方美学与国风气韵巧妙融合,在外形上都别具一格。其中,"福禄葫芦"文创卡不仅是一张交通卡,更是一款手把件。"葫芦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里'福禄'的美好祈愿,福蛇盘绕在葫芦之上,具有祥蛇纳福、洪福齐天的美好寓意。"一卡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全国各地的文创交通卡在创意和科技的加持下,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购买了长安通推出的"柿柿如意"NFC文创交通卡的汪女士说:"看到这个柿子形状的交通卡,瞬间就被吸引了,感觉用它坐车都变得更有趣了。"据了解,这款以临潼火晶柿子和富平板板柿子为原型的文创卡能在全国330多个城市带有"交通互联"标识的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中使用,兼具实用性、趣味性。

"数字文创产品最初在数字藏品、虚拟服饰、虚拟空间等领域比较多,但现在科技与实体产品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常见。"全联旅游业商会景区分会理事肖依斐说。

此外,AR互动、裸眼3D等技术也在各地冰箱贴等产品中广泛应用,受到游客热捧。比如,北京天坛公园推出的四季冰箱贴就曾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通过扫描互动码,消费者就能看到动态立体的祈年殿,沉浸式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

专家表示,文化自信的提升使得文创产品近年来迎来了大发展,传统元素的注入让文创产品不再是单一的纪念品,而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从冰箱贴到毛绒玩具,文化的表达与消费形式的多样性正在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值得期待的是,通过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创产品将继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被解锁。(悦文)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