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2025-01-22 13:14: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从“新春战袍”菏泽马面裙,到“万物可上天”的潍坊风筝,再到凭热播剧《国色芳华》又一次站到聚光灯下的菏泽牡丹……近年来,山东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走红,这些城市依托“文创+”融合地方特色,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2025年新年伊始,临沂市费县的费县手绣非遗工坊便接到了一批来自美国的订单。据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介绍,随着中华传统文化频频“出圈”,费县手绣备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越来越多外国友人购买香荷包、虎头枕等手绣制品。

卞成飞介绍说,自2018年起,她就带着费县手绣赴往瑞典、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交流展览活动,历次展会上,费县手绣都是“紧俏货”,被外国友人“一扫而空”,还被当地许多博物馆收藏。

“今年7月,我还将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文化展览。届时,我将通过作品展览、深度交流等方式向外国友人展示费县手绣的文化魅力。”卞成飞说。

春节临近,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鲁西书画院,画师们正忙着绘制寓意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工笔牡丹画,这批画作将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巨野县通过“文化+”战略,积极推动文创产品出海,设立书画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举办各类书画展览、论坛等活动,提升巨野工笔牡丹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工笔牡丹画远销40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工笔牡丹画,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条柳编文创产品也走出国门。巨野县发挥条柳编产业优势,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产品远销东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千万元人民币,激发了“文创+”新的发展活力。

时下,由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鲁西南古法钩织工坊店创作的钩织文创产品深受中外消费者青睐。

“随着钩织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如今手工钩织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兼顾颜值和功能。”据鲁西南古法钩织工坊店创始人张惠灵介绍,她现已创作完成蕾丝牡丹瓷瓶框画、梅兰竹菊屏风挂画等上百种产品,为本土文创产品设计融入更多海外审美文化,打造出完美融合中西方审美的文创产品。“此前我参加‘巴西—中国牡丹文化展’,工坊加工的牡丹钩织盆栽受到了巴西民众的热烈欢迎。”

“叮叮叮……叮叮叮……”近日,走进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梦金园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工作室,冷冰冰的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在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王忠善的手中变得生动起来。

工匠加工黄金饰品。(资料图)昌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银细工,是中国金银器物制作的传统工艺,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王忠善介绍说,金银细工最主要的特点是“细”,錾刻之后,还有镂、披、镶、嵌、掐丝等十几道繁琐工序,每个步骤都靠匠人在敲敲打打的时光中打磨。

为传承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王忠善创立了“梦金园”品牌,并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对黄金进行加工设计,设计思想与图案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及文化创意相结合,并将其融入黄金首饰设计和营销中,产品深受海内外年轻消费者喜爱。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