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文创融入美好生活 超九成受访青年期待更多博物馆产品走入百姓家

2025-01-09 15:08:4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最近,各大博物馆推出的特色文创频频“出圈”。精美别致的冰箱贴、萌态可掬的毛绒玩具,戳中不少年轻人的心,也激发了大家“买买买”的热情,一些文创产品甚至出现“一件难求”的情况。什么样的博物馆文创更能打动年轻人?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7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制作精良、实用性强的博物馆文创最受年轻人青睐。推动博物馆文创持续热下去,66.7%的受访青年期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产品文化内涵,64.1%的受访青年建议从生活出发,打造更多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

年轻人是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的主力军

“每到一座城市,我一般会去打卡当地的博物馆。随着博物馆文创越来越火,现在去博物馆,我会到文创区逛一逛,如果遇上心仪的文创产品,会带几件回家。”北京的95后李园之前购买过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以“铜奔马”为原型的玩偶,以及绘有彩陶图案的马克杯,她觉得既好看又有趣,还很有纪念意义。

现居西安的00后陈嘉宁很喜欢博物馆文创,购买过不少博物馆推出的冰箱贴、文具等文创产品。她觉得,博物馆文创把文化转化成为可感知、可触摸的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更在无形中传播了文化,从这些小物件中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文创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创意部员工刘洋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追求多元多样,博物馆文创产品有趣、好玩、好看、又富有历史内涵的特点,满足了年轻人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需要,在社交平台分享文创产品更加普遍,也让文创产品被更多人看见。

什么样的博物馆文创更吸引年轻人?调查显示,制作精良、有质感(53.4%),贴近生活、实用性强(53.1%)排在前两位。51.8%的受访青年觉得是价格适中、性价比高,47.8%的受访青年认为是造型独特、创意十足,47.6%的受访青年认为是与文物相结合,有历史底蕴。其他还有:符合中式审美,颜值高(45.3%),具有当地特色,有纪念意义(40.3%),选材用料绿色健康(34.7%),限量发售,有收藏价值(14.1%)。

“现在的年轻人消费时更注重产品品质和使用中的感受。”河南博物院文创办工作人员普一凡介绍,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河南博物院在产品上不断升级创新,如近期“上新”的豫见考古体验箱,有文物考古、鉴定与策展玩法,深度还原考古体验。另外,在2024年度全国文化创意产品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上,获得“文化创意案例”的妇好鸮尊立体拼装积木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馆内产品达到2000多款,我们通过对产品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淘汰与更新,让文创与时俱进。2024年馆内文创产品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元。”

“从曾经的小众冷门到如今的万众追捧,博物馆文创的热度不断攀升,这是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卜希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博物馆文创之所以能热起来,首先得益于大家文化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并热爱传统文化。“另外,年轻人是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的主力军,近年来不少文创产品通过挖掘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使其更具独特性、艺术性和实用性,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表达的需求。”

64.1%受访青年希望打造更多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

陈嘉宁大学学习的是视觉传达设计文创专业,在毕业前,她曾为河北博物院设计过一套龙年年礼系列文创产品。该套文创以馆中文物为原型,借器物中的“福”文化,传递福气,传达春节的美好寓意。产品包括冰箱贴、文具、生活用品等,受到不少人喜爱。大学毕业后,陈嘉宁成为了一名文创产品设计师,为各大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目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制订文创产品的前期规划和发展策略,研究市场需求、文化元素、艺术潮流及消费者喜好。根据项目要求,结合IP、品牌特点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和创作。未来我会将设计重点放在一些生活实用类产品上,比如手提袋、帆布包等,让文创产品更加实用,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调查显示,90.7%的受访青年期待更多博物馆文创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文创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很注重悦己消费,我们便开发了绿釉立姿陶狗毛绒玩具、好运莲莲毛绒玩具等,为了满足年轻人对冰箱贴的需求,我们打造了可发光可流沙的新玩法,这些产品多次断货,供不应求。”普一凡表示,未来河南博物院会加强与其他品牌、IP合作,推出具有话题性的联名产品,让文创跟上时代潮流。

推动博物馆文创持续热下去,66.7%的受访青年期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产品文化内涵,64.1%的受访青年建议从生活出发,打造更多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55.1%的受访青年认为应提升产品性价比,让普通人买得起。

其他还有:提高产品制作工艺,把好品质关(49.4%);创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创作更多精品(47.4%);加强品牌化建设,打造国潮文创IP(39.9%);完善产业链条,拓展销售渠道(31.3%);加强品牌联合,推动文创“破圈”“出圈”(23.5%)。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创意部员工杨傲负责馆内的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他介绍,通过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对文物的二次创作,文创团队已打造出多款数字产品,比如在某个节日、节气推出数字纪念票,开发数实结合的卡牌等文创产品,既满足了年轻群体追求个性化的需要,也让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卜希霆认为,让文创持续热下去,博物馆要主动拥抱时代,不断探索理念和技术革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给公众,同时也可以与时尚、科技、教育等领域跨界合作,为文创业带来新的灵感和市场。“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合作,博物馆文创有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和创新贡献力量。希望博物馆文创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新融入美好生活,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00后占16.3%,95后占26.5%,90后占33.9%,85后占14.9%,80后占8.4%。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