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云南屏边:架起“家门口”就业“蘑”力桥

2025-01-08 16:24:23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薄雾轻笼,寒意弥漫;寻觅云端,鲜自山野。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大围山脚下的玉屏镇新荣村食用菌基地内,一群说着本地方言的工人正忙着将品质优良、菇形饱满的虎掌菌、北风菌摘下装入筐内,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屏边县把兴产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村企联动的产业赋能“家门口”就业模式,通过“招小商”带动乡村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产业,打造类型多样的务工“工厂”,依托组织部、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归雁服务站”“务工驿站”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当好公司和群众的就业“红娘”,精准对接务工人员与产业基地的岗位供需,推动群众快捷就业、“工厂”快捷用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玉屏镇就有几个颇有成效的“就业工厂”。据悉,玉屏镇立足丰富的林下资源条件,引进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种植、管理、采摘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且食用菌成长周期短,一年到头都有活干,周边群众便成了食用菌基地的“产业工人”。“我主要是负责基地食用菌的种植管理,一个月有3500元的收入,在这里上班比较方便,可以照管家里、照管小孩。”工人牛海忠说。

香菇、榆黄菇、虎掌菌、北风菌、赤松茸……越来越多的特色珍稀食用菌品种在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下,采取厂房培植、林下小拱棚栽培等新模式,在玉屏镇新荣村、平田村、大份子村等面山林区开展试验示范,形成了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林菌互益的“林菌模式”,成功建成林下种植基地2个、大棚种植基地2个、厂房种植基地1个,种植食用菌20余万棒,取得了明显示范效果。当前“林菌模式”已探索成功,种植面积60余亩,产量预估达到3000余吨,产值可达500余万元,颇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中种植初见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云端屏菇’品牌,推广农旅效应,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玉屏镇党委书记保宇鹏很有信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屏边县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盘活林下资源、废弃厂房、闲置土地等资源,持续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引进优质公司置业,创优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切实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赋能添彩。(陶国芬、窦辉,屏边县玉屏镇人民政府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