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中国石化首次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60》报告

2024-12-23 13:29:06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2月19日,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能源展望2060系列报告发布会暨2025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向新而行创领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60》《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和《2025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这是中国石化连续第7年举办能源化工高端发展论坛暨系列报告发布会,今年还首次发布了全球能源中长期展望研究成果。中国石化党组副书记钟韧、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杜国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出席并致辞。此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家能源局油气司二级巡视员韩玉柱等出席。

中国石化首次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60》。报告创新研究方法,更好地进行近期预测和中长期展望。根据报告,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于2045年前达到峰值267.1亿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上升至2060年的51.8%,能源消费增速逐步放缓,到2060年为252.5亿吨标准煤,届时油气共计占比为35.7%。预计石油消费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46.6亿吨,虽然消费重心逐步从交通领域转向工业原料领域,但在交通领域,2060年石油仍以40%左右占比保持第一交通能源地位。非化石能源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氢、CCUS、新型储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补充和保障,氢气消费于2060年超过3.4亿吨,全球氢气消费中的能源用途占比将从2023年的2%左右大幅增至2060年的近50%;CCUS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2060年,全球CCUS的二氧化碳捕集量将分别达到1.1亿、47亿吨。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转型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研究成果显示,在“强惯性”和“新动能”共同作用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2030年后进入平台期,峰值规模68-71亿吨标煤,其中,石油消费总量虽然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在化工用油增长的支撑下,预计将于2027年前达峰,峰值上限不超过8亿吨;受工业领域气代煤、燃气发电和LNG重卡等影响,天然气消费重回中高速增长,预计“十五五”再增1100多亿立方米,2035-2040年进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方面,其正在成为我国能源增量主体,远期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超过化石能源发电量、增至8.4万亿千瓦时,“十五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增至27%,终端能源消费转型逐渐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正在“分化”,预计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当前的106.6亿吨增至峰值108亿~112亿吨,确保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中国能源供需结构将更“绿”、韧性更强。《2025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面临增长动能放缓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双重挑战,全球GDP增速预计仍将保持3.2%。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预计2025年GDP增速为5.0%左右。中国能源供需结构将更“绿”、韧性更强,天然气与非化石能源供需增速远超传统能源。中国炼油规模增长接近尾声,2025年炼油产能大体达到9.6亿—9.7亿吨/年的峰值水平。中国化工市场运行压力仍存,烯烃与芳烃产业链产能过剩,大宗化工品产能持续高位。2025年,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科技水平质的飞跃的第一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依托,助力能源化工行业实现新的高质量发展,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伍德麦肯兹亚太区炼油总监Sushant Gupta,道琼斯全球能源与化工副总裁Steve Lewandowski,KPLER董事长Jean Maynier、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钱兴坤,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刘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永亮等7位专家学者,聚焦能源化工行业当前形势及发展趋势、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就宏观经济进行了专题分享,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青年专家还分享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涵盖国际油价、油气并购、气电发展、生物航煤、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中国石化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