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国潮何以“圈粉”年轻人

2024-11-05 08: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国货潮品持续上新,彰显“民族范儿”和时尚感的国潮产品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4年度青年国潮品牌强国观察报告》显示,84.6%的受访青年乐意向其他人推荐国潮产品或品牌,85.9%的受访青年看好国潮经济的发展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95后邓双双发现,现在不少产品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奶茶包装上加入传统戏曲元素或古画、古建筑图案等,有的还打造了联名的周边产品,把国潮元素融入其中,让产品更受欢迎了。

“现在国潮产品越来越丰富。”南京的90后张乐文留意到,现在一些文具品牌推出了国潮产品,在笔记本、橡皮、签字笔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生群体中很流行。“国潮产品流行是件好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国潮流行有哪些积极意义?调查显示,66.0%的受访青年认为会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65.8%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更强烈,49.5%的受访青年认为会带动消费热潮,助力国货兴起。其他还有:国风国韵更受关注和喜爱(48.6%),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IP(40.5%),提升大众审美品位(19.1%)。

邓双双认为,近些年,各行业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挖掘,比如在影视剧中对传统服饰更加考究,把文物造型融入文创产品中等,这都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国潮热’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浙江工业大学教师秦一认为,国潮迅速兴起,不仅是一种市场偏好,更是具有优良品质的国货与源于传统文化的时尚相结合,让年轻消费群体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反映了更普遍的文化需求。“如今人们开始追求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比如通过‘物’来传达精神追求和审美态度。近年走红的国潮产品,往往超越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拼贴,结合当代审美习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更深层的精神满足。”

调查显示,84.6%的受访青年愿意向其他人推荐国潮产品或品牌。进一步分析发现,85后受访者愿意推荐的比例更高,为89.0%,之后是90后(88.4%)。

“如果产品品质过硬,再融入国潮元素,会提升产品的吸引力,我愿意向他人推荐。”张乐文认为,对国潮元素的使用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用现代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可以在二十四节气推出特定主题的产品,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又能推动产品“出圈”。

“从带有中国传统刺绣、盘扣、扎染等元素的服装在国际舞台惊艳亮相,到故宫的口红、文具、茶杯等文创广受欢迎,传统文化与潮流的融合碰撞,让国潮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秦一认为随着“国潮+文创”“国潮+集市”“国潮+旅游”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不仅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亲民、更接地气,更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4.3%,女性占55.7%。05后占2.8%,00后占27.1%,95后占26.3%,90后占26.4%,85后占17.4%。

(应受访者要求,邓双双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沈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