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力来袭,熊猫主题文创持续火爆
国庆假期期间,动物园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记者了解到,刚满百天的大熊猫妹猪,正式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全天公展,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此后,一系列以妹猪为主题的周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熊猫周边花样频出,不仅展示了熊猫文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更通过文化IP成功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熊猫主题文创产品受青睐
帆布包、公仔、T恤、盲盒……走进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大熊猫文创店,各式各样的周边产品映入眼帘。
记者看到,大熊猫妹猪相关产品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一款帆布包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其不仅记录了妹猪从出生到学会翻身的成长过程,还巧妙地融合了多种设计元素,如在图案旁搭配“我出生啦”“我变色了”“我满月啦”“翘jiojio”等文字,细节之处尽显温情与萌趣。
消费者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帆布包不仅图案可爱,而且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看到这些图案和文字如同见证了妹猪成长的美好时刻。”
除了帆布包外,还有众多其他形式的熊猫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例如,熊猫主题的笔记本、邮票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或收藏价值,更饱含了设计师的创意与匠心。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萌萌”“帅帅”和“酷酷”十周年限量纪念邮票成为了集邮爱好者的心头宝。这套邮票包括12枚个性化邮票和6张明信片,记录了它们从出生到长大的点点滴滴。
“我非常喜欢这套大熊猫三胞胎的纪念邮票,不仅保存了它们从幼年到成年的珍贵瞬间,更难能可贵的是,邮票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向更多人传递熊猫文化的独特魅力。”消费者小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萌文化”兴起扩大熊猫文创影响力
近年来,“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学者梁友慧指出,“萌”原意为植物发芽或事物发生的意思,后来经过网友的广泛传播其含义进一步丰富,最初“萌”的对象源自动漫人物,之后“萌”的使用范围仍不断扩大,从虚拟人物转向现实世界,更是出现了“萌文化”,纯真性和简单性是这一文化的主要特点。
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和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成为了“萌文化”的代表形象,相关产品频频出圈。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萌物”大熊猫本身的特质吸引了诸多消费者。其次,消费者通过接触“萌物”及其衍生品能够舒缓内心压力,获得精神慰藉,产生情感联结。最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萌文化”的传播。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属性,不仅能帮助熊猫粉丝们找到同好,还具备为熊猫造“梗”的能力,这些“梗”在社交平台上实现裂变传播,并逐渐扩大了影响力。
记者注意到,在熊猫文创的孵化过程中,“萌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通过捕捉熊猫的可爱瞬间,将其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从而打造出一系列令人爱不释手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可爱的需求,更通过熊猫这一形象,传递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好寓意。如蜀江锦院推出的熊猫刺绣摆件,将熊猫形象与蜀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打造出兼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创产品。这些摆件不仅展现了熊猫的憨态可掬,还通过蜀锦这一传统工艺,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化IP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熊猫文化IP不仅带动了主题文创产品,更促进了旅游、食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引流赋能。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熊猫文化IP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大熊猫作为珍稀动物,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观赏。城市可以依托大熊猫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和线路,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进而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将熊猫文化IP转化为经济动力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对大熊猫及其文化的保护,不过度商业化,以更好实现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双赢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大熊猫及其文化的责任。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熊猫文化IP的商业开发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此外,还需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大熊猫及其文化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良性互动。”
王鹏进一步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创新熊猫文化IP是保持其市场吸引力和经济推动力的关键:第一,可运用VR、AR、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熊猫文化IP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第二,要深入挖掘大熊猫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感的文化产品;第三,加强熊猫文化IP的品牌建设和管理,通过打造具有独特形象和故事性的品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品牌忠诚度;第四,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熊猫文化IP的开发策略和方向,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喜好,进而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文|记者卢岳 王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