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幸福河湖出幸福
炎炎夏日,走进衢州市的每一条幸福河湖,碧水绕村,目之所及皆是灵动与生机,纷繁忙碌中,为你辟一处清凉所在。
15分钟亲水圈、水美乡村、亲水工程,带给村民的是一种斩新的幸福生活;河湖两岸滨水产业创新发展,续写着一幅幅共富新篇章。
2023年,衢州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创建。全市水利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立足水利、多规融合”治理模式,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聚焦聚力“一核两带九溪多群”涉水产业发展,加快幸福河湖品牌打造、亲水惠民、兴水富民、江河安澜、生态管护、改革创新六大推进攻坚行动,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龙游灵山港、柯城石梁溪、开化马金溪等44条省级幸福河湖,实现让水留下来、连起来、活起来、美起来,省、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好于Ⅱ类水质的比例要达到98%以上,县级以上河道生态岸线比例达到70%以上。
幸福和水流一起流淌
来到位于常山县球川镇上安村旁的龙绕溪上安堰,漫步到堰上寻找清凉,嬉水、观鱼,这里望得见山,摸得到水,风光旖旎,正是游玩观光的好去处。
在幸福河湖创建中,水利部门围绕保护优先、自然修复的理念,以“显山露水”的方式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重塑健康自然的河流曲线,采取堤岸生态改造,修复滩林湿地,打通水岸活动区域,营造多物种自然生活空间。对老堰坝进行拆除重建,结合景观造型,在堰顶、下游堰面加设千层石铺砌,堰顶设汀步,堰脚设砼砌石防冲齿墙,铺设卵石叠砌鱼道,打造叠水活水景观。
为延续好乡村根脉,项目建设听取当地民情民意,充分结合上安村历史文化,同时发挥好堰坝稳固河床,削减洪水冲刷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河段综合防洪能力,有效保存村落生机,维持园区生态面貌,提升湿地滩林堰坝等水景观特色,持续丰富和展现水文化内涵,助力塑造独特乡韵的龙绕溪。
如今,上安村在实现人水和谐的同时,更是利用“生态之水”打造了一座座“金山银山”,幸福和龙绕溪的水流一起流淌着。
上安堰坝建设结合机埠具有引水灌溉的功能,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水利支撑。借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上安村村集体成立果蔬合作社,依托优质水生态,大力开展果蔬种植,面积200多亩,积极引导村民走规模种植增收之路。
同时,免费为村民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铺设排水管道1300米,配备保险冷库、生物循环蓄肥池等设施,全过程实现大棚无公害生产,以优异品质撬动果蔬市场。截至目前,已解决4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预计每户增收2万余元。
去年仅大棚蔬菜一项,产值达400余万元,创收180余万元,逐步带领村民走上了因水而富的“绿色通道”。
“野游”这样变成“野能游”
让河湖可亲、可感、可用,切实造福于民,是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衢州市坚持“幸福河湖惠人民”价值导向,完善安全亲水场所服务机制,打造"安全亲水平台"提升工程,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为全省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浙江省河长办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学习借鉴衢州市“野能游”建设模式经验做法。
2023年,衢州市在全省创新提出河湖长履职“三走进一报告”制度。即市、县级河湖长走进重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走进重点涉河涉水问题现场、走进重要亲水惠民示范窗口,以开展履职活动。下级河湖长在推进河湖长制落实时,通过书面形式将有关情况报告市、县级河湖长。
衢州坚持“疏堵结合”,市政府专门印发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设一批“安全亲水”公开水域游泳场。“安全亲水”场所提升工程被列入2023年和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民众热切期盼中,全市河湖长主动作为,组织体育、水利等部门,实施“野能游”安全亲水工程建设,在每个县(市、区)圈划一处公开水域,平整河床、处理杂草,安装分水浮排和水上运动设备,设置防护网、警示标志,设立岸上服务中心,配备教练员、增设救生员等,积极推广公共安全救助保险,确保大人和儿童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游泳和嬉水。截至目前,全市户外天然河湖中已建设25处安全亲水场所、6个标准泳池。
“戏水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里充满野趣,也给足了我们安全感,这才是在家门口下河游泳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蒋家新堰户外戏水区过足“游泳瘾”的市民钱先生忍不住感叹。
自从被纳入“安全亲水”工程后,石梁镇在蒋家新堰旁建起了更衣室、急救室、淋浴间等设施,周边水域设置了防护网,划出5000平方米的游泳区域,并配备了专业救生人员。
在龙游县湖镇镇溪底杜村,社阳溪公开水域泳场,四条红、白、蓝、黄相间的分水浮排,以及专业的水上运动设备漂浮于河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专业游泳馆。
“贷”出一个水美网红村
水系直通村里,与老房子、卵石路、月季花交织成一幅江南水乡新美景。进入盛夏,常山县新昌乡郭塘村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前几年,郭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荣提议试种月季花,从第一年存活率几乎为零开始,逐步摸索出种植技巧,如今全村面积300多亩。依托月季花,郭塘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作为衢州市幸福河湖贷试点,郭塘村集体依托幸福河湖水资源优势,去年底向县农商银行贷款200万元,这是全国首笔发放的“水美”幸福河湖贷。贷款主要用于村里实施水系连通治理工程,为壮大月季花卉支柱产业提供用水保障,带动“水利+”产业发展。
为破解水经济价值挖掘不充分、缺乏融资渠道等难题,衢州市水利局和常山县林业水利局积极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创新推出“水美”幸福河湖贷,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根据经营主体提供的水利工程经营权证、水资源使用权证和价值转换核算证明向银行出具反担保证明,银行经过评估后,根据评估价值的70%办理贷款,为水利产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幸福河湖贷助力打造水美网红村。2024年以来,郭塘村已经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水利+”产业带动全村人均增收3000元。
今年,衢州水利部门围绕打造一批水美庭院、亲水节点,力争对常山县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1000万元“水美”幸福河湖贷,为水利工程确权转化改革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构筑宜居宜业幸福网
随着“幸福河湖”创建的提档升级,一条条承载了乡愁、传承着文化、造福于人民的“幸福之河”,构筑起百姓宜居宜业幸福网,出门就是公园,开窗即是风景,成为浙江“大花园”流动的底色。
“堰坝流水潺潺,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绿荫昂扬,改造后的水利绿道坦荡平整,各色各样的民宿鳞次栉比、美轮美奂......”柯城区庙源溪幸福河湖的创建,直接带动了沿线两岸村庄民宿的发展。
庙源溪途径九华、万田两个乡,主流长22.8公里,沿线村庄20余个,是全省首条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河流,总投资1.41亿元。
“溪水干净了,来游玩的人就多起来了,水蜜桃也好卖了。”说起村里的变化,九华乡源口村村民郑秀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源口村现有260亩水蜜桃,通过举办采摘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每年亩均增收2万元。
溪流两岸村庄也逐渐兴起民宿旅游、观光采摘等产业发展,促进75家星级民宿落地。九华乡茶铺村是名宿聚集村,17家星级民宿中有11家由本地村民开办,在民宿从事工作的当地村民共有50多人,人均每月增收3000多元,民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源泉”。
全市网红打卡村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村里25家农家乐和小吃店家家爆满,带动旅游消费增长8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
开化县马金溪沿溪打造滨水休闲带,形成5A景区1个、3A景区村17个、40多个滨水公园,近年沿岸累计吸引产业投资超80亿元;
江山市和江西探索“一溪水两县治八村共享”跨界治水新模式,卅二都溪水质从V类水变为Ⅱ类水,重现“江南梦里水乡”美景。跨省合作治水促进产业发展,如今,以卅二都溪为主轴,4000亩山水型休闲农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区域内中华绒螯蟹、稻米等6项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龙游灵山港成功创建全国首批7个幸福河湖项目后,成为吸引撬动超20亿元民间投资的“黄金河流”,流域两岸民宿、农家乐新增103家,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8亿元……
一条条幸福河湖串起一个个特色产业,成为村民创业新平台,绘就一幅幅乡村共富图,真正实现村庄因水而美、产业因水而荣、文化因水而兴、人民因水而乐。(衢州市水利局 王国成 王丹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