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红河河口县用心守护“山野精灵” 口岸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2024-05-30 15:11:06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森林资源得天独厚的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南溪河两岸拥有原始热带沟谷雨林景观,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初夏,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口辖区内层林尽染、绿意盎然,处处焕发着生机活力。

山野间,倭蜂猴、灰孔雀雉等珍稀濒危动物不时出来活动、觅食,它们时而悠闲漫步,时而机警地四处张望。野生保护动物们“接管”了这片山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是灰孔雀雉,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们架设在河口镇公益林内的红外相机于2023年6月拍到此段影像。”在河口县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厅里,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平艳梅一边翻着近年来的珍贵影像资料,一边介绍科普影像中出现的珍稀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是检测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河口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现在村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巡山的时候,经常见到很多以前不常见的野生动物。去年到我们村子里觅食的短尾猴,最近巡山的时候我又见到它了,它好像还记得我,一点也不慌张。”河口县老范寨乡斑鸠河村委会的护林员李国元回忆起2023年5月自己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短尾猴结缘的故事,感触颇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河口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河口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主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和研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执法监管,2021年以来,共救助野生动物805只,仅2023年就救助了倭蜂猴、缅甸陆龟、凹甲陆龟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只。

“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和群众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近几年,河口群众先后发现了数只受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倭蜂猴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鸺鹠、鹰鸮,经过救助,这些野生动物都顺利回归山野。”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余泳洁说。

据介绍,目前河口县森林覆盖率达53.39%,境内的陆生野生动物多达1300余种。2023年6月,灰孔雀雉首次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内被监测到,增加了灰孔雀雉在河口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对今后研究和保护灰孔雀雉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今,在河口辖区范围内,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这方边疆热土已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土”。(梁忠琼 余泳洁 河口县林草局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