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云南普洱市: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4-03-21 09:49:56

来源: 中国网七彩云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云南省普洱市的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着每一寸土地,文化的力量正在激活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的“一池春水”。普洱,这个以茶马古道享誉世界的地方,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步伐。

(普洱万亩春茶正式开采。子涵摄)

非遗传承让文化之根深深植入乡村

在普洱安定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安定镇建成的南诏贡茶遗址公园,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文化体验。南诏贡茶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的非遗项目,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传承人刘虎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一技艺,将非遗与营销相结合,让南诏贡茶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挺拔苍劲的南诏贡茶园石刻。景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除了茶叶制作技艺,安定镇还注重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南诏贡茶,也可以欣赏到彝族大帮腔、羊皮舞等精彩的非遗表演。彝族歌舞文化、传统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乡村里每一个角落。众多非遗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让乡村之美充满颜值内涵

随着近年来周末游、乡村游的爆火,文旅融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普洱各地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让乡村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得以展现。

(大歇场入口“春色”掩映。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历史上,澜沧县糯扎渡镇大歇场少数民族长期杂居、马帮往来、刀耕火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织,积淀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近几年,澜沧县超前谋划,将大歇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打造,保护传统特色民居,挖掘茶马古道文化,打造澜沧江生态旅游目的地。2023年,大歇场荣获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共接待游客8.2万余人次,有效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谱写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春日下的大歇场生机勃勃。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这种“文化+旅游”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民们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00元,带动大歇场及周边村民小组群众户均增加收入3500元左右。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大歇场基础旅游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让整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振兴让文化赋能助力经济发展

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市场化延伸了文化产业的覆盖范围,也让更多文化从业者从市场中窥见商机。通过发挥文化的优势,普洱的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李宪兰与学员一同制作佤族织锦。刁弘智摄)

西盟县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十组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就业工坊中,佤族织锦传承人、工坊负责人李宪兰成立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重点对本地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妇女、留守妇女、残疾妇女和有参训意愿的妇女免费传授织锦技艺,通过“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吸纳固定织工、手织技工2000余人,累计完成培训手工织锦技能人才5000余名,培训范围覆盖西盟、澜沧、孟连三县。如今,佤族织锦已经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指尖经济”,完成了“织品变商品、布片变名片、会场变市场”的转变,佤山妇女用一双巧手纺出了勤劳致富的幸福路。

(大歇场“村晚”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榜单。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普洱还通过文艺赋能的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市文联和文艺界积极行动,用文艺文化增色旅游,用旅游彰显文化价值,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带来了双重的收益。

通过非遗传承、文旅融合和产业振兴等多种方式,普洱正在将文化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接下来,普洱将全面推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以旅游休闲为形、以乡土文化为魂,促进乡村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戴铮)


【责任编辑:曹洋】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