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晓杉责编:曹洋时间:2023-09-25
波光粼粼的河面,养殖户们在忙着捕捞鱼虾;压弯枝头的挂霜苹果,农户在忙着采摘;熟透的番茄,工厂的工人在忙着分拣……一幅幅喜人的丰收画卷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徐徐展开。
进入九月,乌苏市四棵树镇地产南美白对虾鲜活上市,因个大、味美、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盘子”,也装满了养殖户的“钱袋子”。
“口感特别鲜,没有泥腥味,还有回甘。”慕名而来的游客,面对刚打捞上来还在活蹦乱跳的虾,迫不及待就尝了一口,还边吃边招呼周围的朋友:“你们也赶快尝尝。”
乌苏市四棵树镇开发区河坝沿子村兴科农场土壤优良、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自2019年开始,养殖户卢邦志就引进小龙虾、南美白对虾在这里进行养殖。今年5月,他又引进了29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经过110多天的精心养殖,现在已成熟上市,预计将产出成品南美白对虾近30吨,为家家户户的餐桌又增加了一道来自新疆塔城地区乌苏的新“鲜”。
“卖了20天,已经卖了12吨多,主要销往乌苏、奎屯和克拉玛依,周围的团场也有很多人过来购买。”乌苏市四棵树镇兴科农场水产养殖基地合伙人兼技术员马有安介绍。
走进乌苏市西大沟镇王云山的果园里,果香飘逸,几人正在摘苹果并讨论今年的收获。
“这个苹果品种叫‘塔城公主123’,特点是脆香甜。”2017年加入甘玉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王云山,目前种植50亩“塔城公主123”苹果,今年有10亩地进入盛果期,其余40亩开始挂果,预计产苹果10吨左右。
“塔城公主123”苹果的培育者、乌苏市特色林果业协会会长、74岁的本土农民史宝玉老人正是王云山的师傅。他经过多年的探索,使这种苹果具有独特的口感,含糖量达20%-24%,超出世界苹果含糖量的最高值18%。2019年“塔城公主123”获得国家林木良种证书,获得了正式推广栽培的资格,结束了塔城地区无苹果品牌的历史。这几年,“塔城公主123”苹果经过推广,已经走出新疆销往广东、深圳、北京等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好评。
史宝玉老人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从一个本土农民成长为高级农艺师,除了培育出苹果新品种,他还编印了《苹果树的栽培与管理》《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桃树的栽培与管理》《设施果树栽培与管理》四本书,免费赠送给果农;自主研制糖醋诱杀法,消灭了危害果实的白星花金龟等害虫;根据蔷薇科果树发病原理、时间、气候等因素,以“理论+现场实践”的方式,定期为果农们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帮助果农提高管理能力水平。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科普带头人”“2022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自治区三区人才”等国家、自治区、地区、市级多项荣誉。
在乌苏市西大沟镇村民刘瑞基和徐其清的番茄地里,番茄采收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红彤彤的番茄通过传送带进入装载车,当天就会被拉运到附近的番茄加工企业。
“番茄收购回来后,经过清洗、筛选、去皮等,做无添加番茄酱。年加工番茄可达到175000吨,今年计划生产26000吨番茄酱。95%的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和中东国家等。”新疆天山沃园番茄制品有限公司质检科王云云介绍。
据了解,2023年乌苏市种植加工番茄7.66万亩。近年来,乌苏市大力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加大番茄优势产业培育力度,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产业经营模式,引领番茄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促进种植户稳产增收的同时,也全力助推乌苏“红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马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