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铮责编:君君时间:2023-09-20
9月17日,举世瞩目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对景迈山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价值的最高认可。
(夕阳下的翁基古寨,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供图)
申遗成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内有10个村寨(其中9个为传统村寨),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居住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5个民族。
(盛大的“祭茶祖”活动,戴铮/摄)
77岁的苏国文作为云南省级非遗项目“普洱祭茶祖习俗”的传承人,对景迈山的茶祖信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他回忆,自2004年从原澜沧县教育局退休后,就回到景迈山芒景村一心投入到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在他和村里人的共同努力下,布朗族的“茶魂”理念不断复苏,当地人愈加重视传统习俗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到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中。
(苏国文讲述帕艾冷与七公主的故事,周佳艺/摄)
除去传承人身份的苏国文同时也是布朗族的最后一位“王子”。每年山康茶祖节,苏国文依旧会身穿布朗族服装,参与祭茶祖活动。活动中,他三呼茶魂的声音总是震颤心扉,让人们感受到布朗族对茶祖的敬仰和尊重。他曾多次讲述帕艾冷与七公主的故事,以传承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故事不仅表达了布朗族对茶的崇拜,还展示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当地孩童正在学习市级非遗——布朗族刀舞,戴铮/摄)
从苏国文身上,可以看到历史文化习俗在布朗族生活中的重要性。景迈山的申遗成功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景迈山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申遗成功是文旅产业融合的崭新机遇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无疑对普洱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成就提高了景迈山的国际知名度,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这一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经济发展也将日渐繁荣。
(景迈山上的美食——茶叶宴,董俊妍/摄)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早在申遗成功前,景迈山及周边地区就开始发展更多优质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当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景迈山申遗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打造国际生态旅游胜地的头等大事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的工作要求,推动申遗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互促进,让景迈山旅游升级换代,更好的提升景迈山旅游品质。
(茶人仙贡正在采茶,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在景迈山上众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队伍中,一个名叫仙贡的年轻女子,怀揣着对茶的深厚热爱,回乡创办了一家特色农家乐。
(仙贡正在向落脚旅客展示茶艺,杨吉娟/摄)
仙贡家世代以种茶、卖茶为生,2002年,没有如愿成为“上班族”的仙贡回到家乡,操持起家里的茶叶事业,并办起农家乐,除了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还结合景迈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茶文化特色的体验活动,包括采茶、制茶、品茶、茶艺表演等,让游客在欣赏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度体验景迈山上的茶文化。
(仙贡致力于景迈山茶文化宣传,普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仙贡家在发展农家乐的同时,秉持了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要注重保护景迈山的生态环境发展理念,意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旅游环境。通过这种独特的茶旅融合模式,仙贡家的农家乐迅速发展成为景迈山的一张特色名片。仙贡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当地的茶文化,也能帮助景迈山的乡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正在采摘茶叶的布朗族少女,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仙贡的事迹成为了对新一代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最好诠释,她以热爱家乡、热爱茶文化的深厚情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在景迈山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下,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旅游业将进一步紧密结合,乡村经济的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可以看到了乡村文旅产业的无限可能。
申遗成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
景迈山申遗成功,不仅是对当地的生态保护的积极促进,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期许。世界遗产的称号意味着景迈山将受到更为严格的保护,以保持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风貌。这将使得景迈山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景迈山古茶树,戴铮/摄)
下一步,景迈山将以申遗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方案,平衡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确保景迈山在可持续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景迈山也将借助这一世界级的品牌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通过与当地社区、企业和政府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具有高度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旅游体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见证这一世界遗产的永恒魅力。(戴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