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印象中国>

陈先红:提出“三套汉服”理念,打造汉服文化活态传承城市

2023-06-21 08:48:29

来源: 洛阳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华复兴,衣冠先行。洛阳打造汉服经济名正言顺,恰逢其时。”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一行来到洛阳,在深入了解洛阳新文旅业态后说道。洛阳下一步该如何持续发展汉服经济?让汉服为文旅助力?对此,洛报融媒记者采访陈先红教授,请她为我市汉服经济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洛阳作为“华夏之源”,为汉服发展提供丰富文化滋养

陈先红教授在考察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等之后,深有感触地说,把中国洛阳打造成为汉服之都无论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上,都是恰逢其时且名正言顺。

洛阳乃中国之中,华夏汉民族之源,并且是中华民族大融合之地。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率领鲜卑族官员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开启中华民族大融合之旅。因此这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好故事题材,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下,完全可以开发出“汉服+剧本杀”等诸多衍生文化产品。

另外,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这点在洛阳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洛邑古城景区里,身着各种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们在这里拍照打卡,网上甚至还流行着一句话“洛邑古城是56个民族的打卡地”。陈先红说,这充分说明,河洛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汉族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

“兼容并蓄、开放包容,这样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才会有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来洛阳穿汉服拍照打卡。”陈先红说,汉服热的背后,是数千年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重新找回的过程。

陈教授也注意到,洛阳近年来在着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不少便利,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便利的公共交通,丰富多彩的夜经济、音乐节等,都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也让这座千年古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丰富历史遗存和各种沉浸式体验的交融,不仅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对国潮的追捧,也让他们可以在洛阳实现对自身文化认同的追求。

民族服装传达文化自信,对内对外实现内外兼收

自从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以来,陈先红一直在致力于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特点的对外交流叙事方式,在洛阳这座城市,她找到了关键密码。

“人们想要找到对于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想要在世界上构建独属于华夏民族的东方形象,便会迫切地寻找具体鲜活的文化名片——无疑,民族服装就是适合表达文化自信的形式之一。”陈先红说,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汉服必然会为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她看来,中华民族服饰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审美体验的中国风格。在当今以“看”为主的短视频传播时代,如果洛阳率先倡导穿汉服这样的传统服装,可以对内增强中华民族的崇高感和优美感,对外增强国际民众的中国文化吸引力,今年春节以来,洛阳汉服在互联网上的火爆“出圈儿”,就是一个力证。

除此,陈先红认为,倡导穿传统服装,可以从经济上增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礼仪文化、服饰文化等诸多文化产业的创造性传承与保护,打造一条完整的汉服产业链,同时也是一条文化创意产业链,可以进一步带动更多文旅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广,符合“文旅文创成支柱”这一河南提出的重大战略,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同时提升。

让汉服生活化、场景化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对此,陈先红认为,洛阳应该紧跟时代趋势,通过汉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化的传承。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陈先红提出“三套汉服”的理念——礼服、制服和常服。在洛阳这座城市,汉服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陈先红认为,其实大家普遍理解的汉服,更多指的是重大场合所穿的礼服,但汉服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此。

“重要节日、重大场合和人生重要时刻,我们可以穿礼服;在一些窗口单位,可以统一穿融入汉服元素的制服,而汉服想走进千家万户,还要有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常服,即适合工作、生活中不同场景下所穿的日常服装。”陈先红认为,让汉服生活化、场景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穿汉服成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最终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发展汉服经济,还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并制定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进而规范市场。“洛邑汉服和洛阳妆造,都可以成为区域公共品牌。”陈先红说,通过打造汉服区域公共品牌,改变汉服商家良莠不齐的现状,促进区域形成产业链及完整产业生态圈,成为发展汉服经济的重要抓手。

最后,要把洛阳打造成中国独一无二的优秀传统文化方式复兴体验地,一座汉服文化的活态传承城市,不仅仅是穿汉服打卡拍照,而是让来这里的人无论是吃住还是玩可以“回到古代”,有更多的体验感,这样才能带动二次消费,把洛阳建设成真正的汉服友好型城市。



【责任编辑:曹洋】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