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非遗传承人张子全用“三心”做好茶

作者:周远钢 王雪松责编:君君时间:2022-12-21

编者按: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为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华网推出系列报道,讲述“非遗故事”。

出生于制茶世家,种茶、制茶、饮茶,一生与茶结缘,一双手在300度的高温上,为都匀毛尖“炒”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中,张子全作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荣登榜单。从此张子全的名字便与都匀毛尖紧密相连。

初心

张子全出生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一个布依族山村。7岁开始采茶、制茶,15岁开始独创“火中取宝”技艺。

在很早以前,张子全的祖辈除生产粮食以外,还擅长种茶。他们把自家土坎上的野生茶树,像照顾自已的孩子一样悉心打理。每逢清明节,老茶树便会发出绿油油的大叶片茶青。祖辈们把茶青摘回家,先晾上两个小时,再把大叶片茶放在炭灰里翻滚几下后放进砂罐里,用柴火煮上半小时,茶的浓浓香味便从砂罐里飘溢出来。这时候一家老小都要喝上几碗茶,才会觉得过瘾。上坡干活茶更是少不了。做活累了、困了,都要喝上一大碗茶来提神、解渴。

祖辈们制茶的工艺很好地传承下来,尤其是到了张子全爷爷张朝林这一代。茶不仅仅是用来提神、解渴的一种饮品,其文化内涵也在人们心中得到了丰富,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在修建房屋时,还会将茶和五谷杂粮用红布包在一起放在木梁上,这样它很多年都不会坏。以此来祈祷逝去的祖先们保佑来年的丰收。

“父亲这辈在前人制茶的基础上创新了做茶手法:不再用地灰刨茶了,而是用青冈柴、杉树丫生火,用铁锅土灶炒茶,这样制茶便卫生干净了许多。”张子全说,用铁锅炒出来的茶有茶毛毛了,卷曲像鱼钩一样。比起先前茶的样式来说要美观许多,人们已经不再只是自己制茶来喝,有的人还将茶卖掉,换成钱,来贴补家用。就这样,茶开始走向市场,为更多人所喜欢。“我爷爷曾经教导我,制茶是我们张家的一门手艺,要用良心做茶,不弄虚作假,不偷工减料,做一个真正的茶人,要一辈一辈地传下去,我也因此成了传承人。”

匠心

“茶本是靠天吃饭的,好的产区、好的气候、好的茶种都是老天爷的恩赐。我们一路传承下来,不打药、不过度开发、精研手艺,就是希望不辜负这份馈赠。说到底,要敬畏天地和尊重自然。”张子全说。

最早的都匀毛尖,原产都匀境内团山,随着一代又一代茶人种茶经验的丰富,逐渐移至海拔更高、土壤更肥沃、气候、湿度和降雨量更多的螺蛳壳山种植。

高山云雾出好茶,道出了一款好茶诞生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周边植物、茶园朝向和护理,也包括制茶者的匠心制作。

“杀青的锅温必须达到300度,茶叶入锅要杀5分钟;杀青完成后将锅温降到80度左右开始揉捻。揉捻要轻,要慢,保持轻-重-轻的节奏,揉捻20分钟达到做形需要标准;做形时让锅温上升一点点,两手发力揉卷、整形、拢堆,使茶保持适宜水分、温度和柔韧度;提毫时要加一把火,迅速将茶毛毛提取出来,谓之‘火中取宝’……”

曾经,为了将毛尖茶制作技艺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张子全放弃外出务工挣钱的机会,在家从事“都匀毛尖”茶的种植和加工。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张子全已研究出一套“高温杀青,低温揉捻,中温提毫”的独特加工手法,加之祖传的杉枝燃火炒茶,由他炒出的茶色泽翠绿、外形匀整、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品质极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一路走来,张子全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民族制茶工艺大师、贵州省制茶能手、都匀毛尖十佳匠心茶人、贵州省茶星大使、黔南好花红文化人才、贵州省“优质文化推广工作者”等荣誉。

责任心

“将传统的制茶工艺传承下去,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2016年,张子全成为黔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都匀毛尖手工制作技艺客座教授,专注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将学校的课堂搬到茶山上,亲自在茶园给学生授课。

2007年张子全联合当地群众成立了都匀市摆忙十里茶香茶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在种茶、制茶的路上走向小康。

在继承前辈们留下的做茶手艺的同时,张子全也不忘开拓创新,发扬工匠精神,提高茶产品的质量。“现在我们采用的茶青是独芽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茶的品质需求也不断提高。由此也激发了我想要把家乡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想法,带领着乡亲们发展致富。”张子全说。

几十年的“茶旅人生”,张子全见证了“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参与了黔南茶产业的建设与振兴,发扬和传承民族千年文化,擦亮“都匀毛尖”百年品牌。(周远钢、王雪松)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