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创

《艺览吾“遗”》走进重庆 烧陶制扇看川剧

作者:佚名责编:沈晔时间:2022-11-28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非遗传承历史文脉。展现非遗魅力的特别节目《艺览吾“遗”》在已经播出的两期节目中,带领观众体验了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享受了艺术与技艺兼备的非遗创演秀。

本周日,《艺览吾“遗”》非遗寻访人张宇、杨迪、阿兰·达瓦卓玛、刘洋洋将走进重庆,在技艺与器物中探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在美食与美景之间感受传统文化的烟火气息。

柴堆里的淬炼,扇骨上的打磨,舞台间的演练……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深空之中的明星,在浩瀚的文明之海中熠熠生辉。

在本期节目中,步入龚滩古镇,荣昌陶器扣击之后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引得非遗寻访人寻声而至。荣昌陶器与宜兴紫砂、建水紫陶、钦州坭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其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的特点更是让人爱不释手,陶罐、陶盏、陶白菜……一件件器具的背后,是七十二道工序的不断打磨,选泥、过浆、揉泥、制坯、刻花、上釉……几十道工艺只为最完美的展现。

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折扇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开军向非遗寻访人介绍了荣昌折扇的特别之处,可以拆换扇面的扇子让人大开眼界。140多道的制作工序里蕴含着绵延千年、口传心授的精湛技艺,非遗寻访人在节目中体验了削扇骨与粘扇面,参与其中让人真正了解到制扇技艺的难度。

当古老非遗与时尚艺术相遇,视觉盛宴便就此开启。“跨越了世纪相传至今,像荧荧的火炬在旷野上风靡。”伴随着由焦东作词、亢竹青作曲、孙楠演唱的节目主题曲《相传》,土家摆手舞、荣昌陶器、酉阳土家面具阳戏等非遗项目跃然眼前,展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浪漫邂逅的生动画面。

荣昌陶器和酉阳民歌的结合,让《陶韵》别具一格。龟裂的土地上以舞蹈形式演绎陶器浴火重生的过程,酉阳民歌高昂激荡、奔放热烈。这是大地的馈赠,这是自然的神韵,柴堆上的火焰是文化在淬炼,脚下的泥土与水并融是陶器在诞生。

《万世一回眸》将重庆酉阳桃花源诗意美景与土家摆手舞、木叶吹奏完美融合,在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中,感受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出的耀眼活力与生命力。

非遗寻访人杨迪与阿兰·达瓦卓玛作词完成的《渝歌》,以重庆川剧作为引线,结合说唱将多项非遗项目串联其中,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色让优秀传统文化演变成为新的国潮。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