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君责编:曹洋时间:2022-08-16
丽江历史文化灿烂、自然风光优美、民族团结进步,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也是许多人魂牵梦萦和“舍不得”的诗和远方。
(新闻发布会现场)
8月3日,中共丽江市委书记浦虹在“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丽江市各族儿女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市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困面貌之变
丽江过去是云南省贫困程度较深的州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玉龙县县域贫困治理体系和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收入更高、住房更好、保障更实、环境更美、发展更快、组织更强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力之变
丽江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以年均8%的增速,连续突破300亿、400亿和500亿大关。同时全面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带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产业,古城高山花卉畅销“北上广”;玉龙道地中药材总产值突破40亿元;永胜食用菌成为欧美国家热销产品;华坪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居云南第一、全国第三;宁蒗马铃薯种薯带动9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旅游转型之变
十年来,丽江呵护“处处是美景、游客舍不得”的品牌形象,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首创的“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全面修复。大力培育“旅游+体育”“文化+旅游”等“旅游+、+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东巴谷、物与岚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泸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区、拉市海等一批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正加速创建,“文化院落”“城市书房”“沉浸式旅游+剧本游戏”等全新业态层出不穷。深入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智慧旅游”成为全省标杆,古城区、玉龙县成功创建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位列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之变
全面打响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建设大会战,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421公里,实现了“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大丽铁路完成提速改造、步入“动车时代”;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能力持续提升,实现通航城市达90个,有力助推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腊姑河水库、程海应急补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建成使用,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全线开工,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缅天然气丽江支线通气投产;全省第一个5G实验基站开通,丽江率先步入了5G时代。
生态宜居之变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保持100%,位列全国、全省前列,泸沽湖保持Ⅰ类水质、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程海、拉市海、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逐步向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2.14%,森林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丽江元素亮相《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积极打造花园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不断提升丽江颜值。
示范创建之变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丽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文化世界表达,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1个,今年1月,丽江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民生事业之变
始终把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增收、人民幸福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21倍和2.59倍,年均增速10%和11.2%,高于经济增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3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1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27个百分点。加快医疗补短板步伐,丽江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自2020年2月以来连续30个月没有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丽江贡献。
作风效能之变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基层党组织已发展至5341个,党员近7.4万名,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丽江被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获得“云南省人才特区”称号,“智慧党建”走在全省前列。当前,全市上下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汇聚起了跑出丽江发展“加速度”的强大合力。
“十年发展,丽江产业更加强劲、支撑更加坚实、环境更加宜居、活力更加迸发、人民更加幸福、保障更加有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浦虹表示,丽江将全力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以上。(张丽君 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