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兰 张丽君责编:君君时间:2022-05-30
“出栏的生猪是否严格按标准挑选,进出养殖场人员和车辆的防疫消毒工作做得怎么样?……”初夏时节,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马街村,云南省“三八红旗手”、马街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秀珍隔三差五就要到村里的生猪养殖场询问情况。眼下,当地生猪价格有些回升,这些细节大意不得。
(杨秀珍在村里的生猪养殖场内察看出栏生猪情况。黄雪娜摄)
马街村有125户村民,是一个哈尼、彝、汉、傣族混居的小山村。早年,村里乡亲们只能依靠种植玉米、旱稻、打零工和卖山货补贴家用,虽不愁温饱,但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钱,多数人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重重大山,锁不住杨秀珍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
上世纪80年代,她走出大山,到县城里先后开过理发店,补过鞋子、卖过服装和水果,凭着敢想敢干,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1993年,杨秀珍拿出前些年攒下的积蓄,在村里开起了一间小杂货店,并向当地烟草部门提出申请,成为了零售户。小杂货店售卖的东西虽不多,但基本能满足乡亲们日常所需。在为大伙儿提供方便的同时赚些钱,这样的生活,杨秀珍过得知足。
杨秀珍一家的日子好过了,但村里的不少人家依旧穷得叮当响。为了多挣钱,这些人家的“半边天”在照管家里家外的同时,还跟着乡村施工队四处帮人建房子,因为语言沟通不便和缺乏响应技能,这些妇女多半干的是挑砂灰、背水泥等重活,很是辛苦。这些情况,杨秀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寻思着如何带动村里的姐妹们及她们的家庭一同富起来。
“她们都很勤快,一些人还会做豆腐、针线活计,可因为没有垫本,不能把特长变为挣钱的渠道。”杨秀珍说,2000年,在思考良久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以报团取暖的方式整合村民们有限的资金,再通过“雪中送炭”的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在确保各家拿出的资金都能一分不少回笼的同时,让有想法、有路子的村民率先发展起来,继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年,杨秀珍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马街妇女互助基金会。
过了几辈人的农耕生活,村里很多人的思想还在老地方停留。基金会成立伊始,尽管杨秀珍进行了充分宣传,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全村跑了几遍,只有12户村民愿意加入基金会。
基金会如何运作?杨秀珍说,这12户村民每户每月拿出100元放到“大盘子”中,随后,根据会员的创业需求,经严格审核后,将当月的所有基金拿给这名会员,作为启动资金,下一个月时,以此类推。
村民钱美芬做出的豆腐口感不错,很受乡亲们欢迎,偶尔多做一些拿到集市上售卖,不多时便卖个精光。之前,钱美芬也考虑过开办一个小作坊扩大豆腐的生产规模,但因为经济条件拮据而放弃。听说基金会成立的消息后,她一刻钟都没有耽搁,立马提出了申请,加入了基金会。依靠启动资金,钱美芬在家里开起了小作坊,一年后,卖豆腐的收入不仅让一家人过上了比以前好很多的生活,还还清了欠了多年的债务。
(杨秀珍与村里的姐妹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黄雪娜摄)
现在,基金会有7个小组,会员共84人,一些尝到甜头的会员还自愿增加基金金额,积极帮助其他会员发展。二十多年过去,加入基金会的会员累计超过150人,她们依靠启动资金,发展起了家庭豆腐作坊、生猪养殖等产业,共同富裕愿景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成立基金会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杨秀珍没有小满即安,她把目光望到更远的地方。
近年来,元阳哈尼梯田的招牌越发铮亮,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和其他风景区一样,游客到元阳除了看梯田,还会品尝当地美食,村民们饲养的生猪因口感不错,做出来的肉菜很受游客青睐。2011年,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后,杨秀珍牵头成立了马街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147户村民共同养殖。去年,合作社出栏的生猪超过2800头,户均增收1.1万元。
从组建基金会到牵头成立合作社,杨秀珍用朴实的“抱团取暖”方式,带动了一批又一批村民摘掉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年过六旬的她,依然为了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而奔忙。“她是我们的好大姐,大家都信任她。跟着她,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合作社社员王云祥说道。(杨兰、张丽君)